窦知府今日当众给孝正表了字,也就等于收下了他为学生。
等窦知府走了的时候,韩得平送了他不少葡萄酒,烧酒和庄园里的出产。
这些官员下来巡查民生,又是大庭广众之下,按照道理他们是不能够收百姓的东西的,不然就有贪污受贿之嫌。
但是孝正今天拜了师,那韩家再送东西性质就不一样了。
韩得平说这些都是孝正的拜师礼,窦知府可以堂而皇之的收下东西,还不用怕别人说是非。
其他官员也都只有羡慕窦知府的份了,人家收了个有钱的学生就是方便,想啥时候喝上葡萄酒都有得送,他们就只能干巴巴的看着。
转过了几天,窦知府差人来告知韩家,把孝正带到府城去授学,韩得平自是不会拒绝。
韩家在府城就有现成的宅院,于是韩得平派了不少仆从过去侍候打扫,还指派了两个有身手的武教师过去贴身保护。
当然,窦知府身为一府的行政长官,是不可能天天给孝正授课的。
他安排孝正去了府学旁听学官讲课,这是一种代授方法。
有很多大儒或者搞学问的官员都会收些学生,然后安排别人授课,自己只是从旁指导和提供帮助。
即使这样韩得平一家也都很高兴满足。
有了窦知府提供的帮助,孝正只会在学问造诣上越来越好,以后有了窦知府的人脉和庇护也只会在科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等到年底盘了账,这一年韩家又在隔壁县城开了小食铺糕点铺子。
府城也开了一家卤煮小食铺,加上孝延扩展的绣工画铺子,绣工坊,和家里的七百亩棉花,加上庄园里的出产,一年的总盈利高达了五六万两。
当然棉花是占盈利的大头的,光光还在村口开了家卖絮棉的铺子。
有掌柜和账房小厮这些,专门接待来自各地批发棉絮的客商小贩们。
当地老百姓要是来散买自家来用,只要家里有在庄园里工作的人家,会给予打八折优惠。
给各路亲戚备了节礼,还给贺州府的贾御医送了几车吃食,衣物被褥,补品啥的。
光光更是特地为贾御医画了副喜庆的简笔画,找工坊里技艺最好的人给绣成画裱成一个大屏风。
还做了不少绣着自己和贾御医的合照摆件,并写了一封很长的信,一并差人给送去了贺州府。
分发了工人的年货红封,在腊月二十九这天就给所有人放了假。
过了年后,韩得平在附近大面积的又买了一千多亩地,这附近周围的几个村子的土地基本上都被韩家买了。
有些不愿意卖的他们就包租,光是他们家现在每年的地税都要交上几千石的粮食。
然后韩得平就又在隔壁的几个镇上和其他县里买进了几千亩地,专门来供给自家粮食上的消耗。
光中棉花没有粮食也是不行的,自家的奴仆下人和庄园里面的工人得吃饭,酒坊酿酒也需要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