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皇宫,养心殿
得到楚皇宣召的户部主官,包括尚书与两位侍郎大人。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养心殿。
只以为是皇上要询问关于赋税的事,毕竟今早朝主要议的就是今年的赋税与扬州府的捷报。
行了君臣之礼后,也都注意到同样在养心殿的苏奕。
对于在场这不知名的少年郎,心里猜测会是何身份。
看其站位与神情姿态,定不是宦官太监;京中也没有过如此年轻的官员;难道是哪个还未成年的皇子?但是按规矩,未成年的皇子是没资格参议朝政的!
此人是谁?
都是朝廷大佬,养气功夫自然极深,虽然好奇万分也不会表露分毫。陛下行事自有道理。
户部尚书何云綪毕竟是一部尚书,先一步问道:“不知陛下急召我等前来,可是有要事吩咐?”
“事情等等再说,先给卿介绍一下,这是秦王弟的孩子,苏奕。”
楚皇说完之后,苏奕便主动上前行了一礼,道:“苏奕见过列位大人。”
“世子殿下!”三人回礼道。
“好,来人,赐座!”
“谢陛下!”
众人分次坐好之后,楚皇道:“今日召你们三位户部的主官来,也不是什么急事,只是秦王世子献有一策,朕想让你们户部提提意见。”
说罢,便有内侍将刚刚抄录的三份苏奕所写的计划书,拿给几位大人。
三人接过册子先是看到策名:《刘家村致富发展计划疏》,都愣了,又默契的相互看了一眼,也看出对方的疑惑:一个不知名小村子的要富裕起来很难吗?
没有时间多想,翻开册子看了起来。
苏奕写的计划疏没有深奥的遣词造句,只是简单明了的写了要在刘家村做什么,如何规划,分几个阶段完成,各阶段预期达成什么样的结果,有何限制条件,困难如何解决等等,算是非常详细了。
虽然很多想法略显稚嫩,但确实是能直接实施的一个计划,而且仅仅是一个村庄而已。
很快,三人便将苏奕的计划疏看完了。
见状,楚皇先发言道:“如何?都评价一下。”
何尚书先答到:“多有切实可行之法。不错!”
左侍郎曾权:“想法很有逻辑,若能实施下去,这刘家村必然会成为一地富户。”
右侍郎李牧最后发言:“虽文笔略显稚嫩,但其中想法甚是新奇,也有许多可借鉴之处。敢问陛下吗,此文作者是何人?”
“乃世子所思所想所写。”
其实看到这文笔,三人也能猜到,这计划书是这位年仅十五岁的世子所写,三人:“世子大才。”
“当不得诸位大人夸赞!”
关于近日秦王世子的荒唐事,自然也有听说。但想不到这位传言中不着调的世子居然会想到去帮助一个不知名的小乡村!
但,事情绝不会是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所以也是想向诸位大人取取经,不知此计划可行否,若是可行,是否可以推广开来呢,后续该如何实施,还想请诸位大人斧正一二?”
这自然不是苏奕想问的,是之前楚皇苏叡交代他的。事实上他只是想让一个刘家村稍微富裕起来,做到人人仓禀足,孩子有书读,没想过人人都大富大贵。
自己的计划就目前来说,一步步稳健实施下去,完全能达成最终目的,苏奕有这个信心。
三人闻言也都思考起来,最后又看到他们的皇帝陛下是一脸鼓励发言的样子,也就都意会了。这应该也是陛下想知道的。
再结合前几日御宴上陛下问“农”,可以知道陛下今后的施政必然与改革农事有关。
陛下即位时,大楚刚平定边患,国朝风调雨顺,百官兢兢业业,人民安居乐业,人口快速增长,国力较前朝末年增长数倍不止。
但近几年,也能明显感觉到大楚已经发展到一个瓶颈期。
人口大幅度增长也导致另一个问题的出现:人均种植的地在减少。
没有化肥且灌溉条件落后的古代,真正适合种粮食的良田并不多,还要考虑休耕的问题。荒田旱田居多却又种不出粮食。
天下可不都和这刘家村一样,一佃农想租种20亩良田?虽然都是租的地,但前提也得租的到这么多地才行啊。
虽然田税收的低,佃租也被定了上限,但家里吃饭的最变多了,直接导致粮食不够吃的问题!
不是楚国的粮食不够,而是底层百姓家中的粮不够,钱粮大都集中在富户地主的手中。
让人人都‘有事做,有饭吃’的就业问题是整个大楚继续稳定发展下去必须解决的问题。
苏奕关于刘家村的介绍,对了解天下税收的户部来说,这就已经是大楚难得的“世外桃源”了。
思考了一会儿之后,何尚书说到:“且先不论可不可实施,老夫想先问殿下一个问题。”
“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