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需要什么就能给安排什么,难倒真就只是个没有感情的抽奖机器?
如果她种了水稻,是不是就会抽到石碾来脱壳。
这么一想,她还真挺馋大米饭的。
不过桃山村没有种植水稻,想也没用。
幸好在空间里不用她一圈一圈的推推杆。
似乎是因为原材料和工具都是这个时代的,磨出来的粉并不细腻,颜色也相差无几。
等下午收到柳丽丽换回来的小麦粒后,心情愉悦到要飞起。
她吃白面馒头的日子指日可待。
虽然还没长出来,不过她已经想好了。
专门磨一袋子白面粉,一丁点麦麸都不要带。
虽然还没来几天,她已经受够了麦麸的拉嗓子。
柳丽丽带回来的麦粒并不多,可能胖头也没偷藏多少。
她扔进那一亩地里,连个角落都没种满,无奈的把剩余的地方又重新种上了玉米。
吃白面的日子还是等等吧,这波成熟后,还得留种再种。
?
在娘家窝了两天,每次听见她娘草啊草啊的,她就不得劲。
柳青青搜了一下原身记忆,得知现在没有户口本这种东西,只有城里人才拥有户口本。
左思右想这名字还是得改了才舒心,晚饭后她去了村长家。
送礼什么的去队上太招眼,还是去家里更好。
村长大儿子在部队多年,小儿子在镇上加工厂,闺女在这一年也嫁出去了,所以只剩下老两口。
到门口时,把空间里剪出两尺的的确良拿出来夹到腋窝下。
也不是她小气,这种布料冬天不保暖,夏天不透气,除了结实耐穿,没有别的优点,她留着也不需要。
不过初次送东西,又不是求什么大事,出手太阔绰引人猜忌,以后也容易被当冤大头。
送的太平常了,村长家条件不差,也不会太在意。
她这两尺布虽然还做不成一件短袖,可的确良是这时期难得的布料,村里人的布票紧张,一家子到年底都不一定够做一件衣服的。
所以她这礼送的就不算轻了。
村长对柳青青这种平时不上工,在村里没少惹事的孩子很不喜欢。
看她进了屋,眉头都皱到一起了。
“叔婶,在家那。”
“景林家的,有事啊?”
柳青青把腋下的的确良拿给村长媳妇:“也没啥事,前几天我出事多亏了叔婶帮着忙乎。”
“哎呦,那有啥的,景林可是你叔没出五服的大侄子,都是一家人,应该的应该的。”村长媳妇不等自家男人说什么,一把接过的确良。
村长眉头皱的更紧了:“用不着拿东西,我也没干啥。”
村长媳妇手伸到他背后掐了他一把。
柳青青假装没看到俩人的互动,继续说:“另外就是我想改改名,麻烦叔给我开个证明。”
“好好的改啥名。”村长不赞同,这都结婚的人了,净整些没用的。
柳青青抿了抿嘴,笑嘻嘻的往村长媳妇旁边挨了挨:“婶子你说,我这名起的不大好啊,多灾多难的,改改能顺遂点。”
村长媳妇附和:“可不咋地,行,这咋不行,快,去给丫头开去。”
还想发表自己看法的村长,被媳妇催促着,也不再多说了。
介绍信的纸张不大,存根还占了五分之一。
姓名、日期、事项、介绍信号码等等非常详细。
公章盖了两处,一处在存根和正页中间骑缝盖,一处在正文下方。
又一次对这个时代特色有了深刻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