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追求进入国有厂子,要捧铁饭碗。
走街串巷的个体户,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人。
名号比“街溜子”都好不到哪去。
平时同事街坊聊天中,都能听到类似想法。
此时的个体商户,都是走街串巷的叫卖。
直接开店铺的还没有。
柳青青从纺织厂那边“走后门”进了些布料,每个月的数量不算太多,但她就是要一个进货渠道,并不要大量的货。
她各种花样都要一点,数量也不算太多,厂长立马挥手给批了条。
现在纺织厂那边生意好,东西都紧俏,所以拿货才费劲。
再过个一年半载就要出现颓势了,到时候大批产品积压,供求关系立刻掉个个。
柳青青也不会画什么服装设计图,但柳老太太做衣服还是不错的。
老太太不会画图打板之类的,不过她会依葫芦画瓢。
之前柳青青还想着要是开个杂货店有些张扬,一是没有明面上的货物来源,二是她的东西是杂,但不全。
这回换了服装店,就靠谱多了。
货源可以查证,衣服是老娘做的,房子是自家的。
在换季前,柳青青的小店,悄咪咪开了起来。
说是服装店,但其实可以叫裁缝店。
里面既有成衣,也有布匹。
这样的店面不算稀有,不少有手艺的都会在家里接裁衣制衣的活计。
也有少许的布料。
不过颜色款式都不及柳青青这里的。
除此之外,她还找木匠定做了个招牌,不是某某服装店。
而是写着“电影服装同款”六个字。
又在外头贴了好多张电影海报。
除了窗户空着,其他地方满满的海报很是显眼。
画儿里的女明星一个个跟仙女儿似的。
这么一挂,引来一群人围观,不少人都想进来瞧个稀奇。
这间门面房位置离电影院也不太远,又是面相正街的。
借着地势也吸引了不少人。
海报都是柳青青花钱从电影院卖票员手里收的,这东西还不像几年后那么广泛,家家都能贴上一两张。
这两年,还不大好买。
倒是电影院换海报的时候,这些旧的就没用了。
售票员还能借此挣几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