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和朱瞻基一下子看向朱棣,看样子,差点就要一起扑倒朱棣身上去了。
朱棣虽有些惊讶,但心态还是比较平稳:“慌什么慌,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俺年纪也不小了,迟早有这么一天的。”他笑了,看着儿子和孙子,“俺又不信什么千秋万代、万岁万万岁的,那些都是哄人的。”
见朱高炽和朱瞻基的脸色还是不怎么好看,他又想起来过去的皇帝们的常见问题,于是正色道:“别想多了。况且,俺也不信那些丹药神仙的,你俩也别在这上面动什么心思!”口气严厉。(永乐十五年,朱棣就下令杀掉方士)
朱高炽和朱瞻基纷纷应了,但还是有些闷闷不乐。
“爹,现在就是十六年了。神迹说的是二十二年……”只有六年了!
朱棣恍然一笑:“俺还以为你们想到哪儿去了。哭丧着脸干什么!俺只担心,到时候俺的想法还没有实现,还有遗憾……”况且,这些年来,他的身体确实也在逐渐衰弱。
别人不知道,他自己还不知道吗?早年的连年征战,对他不是没有影响的!而这些年他也没有歇着,还在御驾亲征。二十二年驾崩,一点也不奇怪。
【当然,郑和下西洋,并不仅仅是作为象征作用、或者只是单纯的使节。】
【他还承担着为大明在南洋布下一个个据点的责任。】
【比如,第三次出行时,已经对南洋局势基本了解的郑和,在斯里兰卡建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这个举动看起来是个纪念、示好,但实际上却是在打击当时当地的主要势力泰米尔人,帮助弱势的信奉佛教的僧伽罗尔人。】
【这样做,显然是有政治目的的,那就是在当地建立一个更加服从大明的藩属势力。】
【于是,在当地爆发武装冲突后,郑和带领部队冲入王宫,将国王带回了明朝,并将其关押直到死亡。而朱棣也顺势命令当地重新选出国王。】
【这样一来,僧伽罗尔人就此复国。】
【而这样的地方当然不止一个斯里兰卡。如,郑和带领军队除去了旧港的陈祖义,扶持施进卿成为了新统治者,并建立了大明王朝在南洋群岛上的最重要藩属——旧港宣慰司。】
明朝,洪武年。
看到这里,朱元璋点点头,脸上也带出了几分满意。
不错!这样的屡次出使西洋,自不能仅仅是为了让那些撮尔小国来向我大明朝贡,当然要有更多的举措、有更关键的任务!海上有如此广阔的地方,虽然咱看不上,但也得有点据点才是!就像北边一样,这样才能让大明更好地展示上国的威严!
汉朝,元朔元年。
刘彻看着郑和在南洋诸国建立一个个据点,推动一个个心向明朝的势力发展,不由心旌摇荡。
这么做,似乎很有效的样子……
大汉能不能也这么做?不在西洋,而是在西域诸国……让他们亲近大汉,让他们变成大汉的基地、为大汉服务……
说起来,前些年那个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的张骞到底如何了?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官方的唯一一次出使西洋活动。郑和之后,再无他人。】
【停止下西洋的原因很多。】
【一方面,是财政的难以负担。】
【出使西洋并不是完全无利可图。第一次、第二次,郑和带领船队都带回了大量中原缺少的香料、珍宝,如胡椒等,这些金银财宝支撑朱棣进行了大量建设活动;但由于船队庞大,带回的香料等物数量过多,导致香料价格开始下降,及至后来,香料等的价格便使得出使西洋成了一个赔本的买卖。】
【另一个方面,是官僚和皇权的博弈。郑和出使西洋,带来的珍宝等大多是直入皇帝私库。大臣们分享不到出使的利益,反而有时要被损害利益,如当胡椒降价后,直接被当成了俸禄按原价发放。而倘若停止官方出行,而改为私人商贸,他们便可获取更多的利益。】
【朱棣之后的皇帝,大多并没有多少强烈的出海欲望,加之北方的游牧民族始终是明朝的心腹大患,所以日后官府出海一事不了了之。】
【那么私人出海呢?实际上,偷渡出海屡禁不绝,特别是大商人、沿海一带的富商巨贾们。】
【那官府开海禁呢?这其实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在皇帝打算正式开放海禁时,已经到了明朝中期,此时各个利益集团也已经有所成型。开放海禁,就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尝试出海,这对于垄断出海贸易的顶尖商人、以及与他们利益相关的官员们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因此,虽然直到最后,海禁政策名存实亡,但正式彻底废除海禁的明旨从未下达。】
这段话,无疑戳到了所有皇帝的肺管子。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又开始磨牙。
听着那森森的磨牙声,刚刚起身的大臣们都开始犹豫,是不是干脆再跪回去?
江浙!沿海!朱元璋开始在心里点名,数人头,违背禁令、私自出海,本就是杀头大罪;他们还为了一己之私,结党营私,欺上瞒下,阻碍朝廷正当政令,挖他老朱家的钱……
他对朱标说道:“标儿,待会儿去查一下,现在朝廷里有多少江浙沿海地区的官员。”
以后,不仅得对这些地方的官员进行限制,对这些地方的豪商巨贾们,也得仔细盯着啊!
永乐十六年。
朱棣想到之前神迹说的,太孙登基后是最后一次出行,于是看着朱瞻基,语气平淡道:“太孙啊,这个绳子,什么时候该松,什么时候该紧;这么多东西,什么应该抓住,什么可以暂时放手,都要仔细考虑、细细斟酌啊。”
朱瞻基皱着眉头,起身郑重应是。他可能确实需要重新梳理一遍这些年的经历,再思考一遍了。
宋朝。
赵匡胤有些发愁,他好像自从神迹捎带上宋朝开始,就一直在发愁。
不过,这次发愁和那些不肖子孙们无关,他在发愁宋朝的海外商贸。
毕竟,很显然,宋朝的海贸将会日渐发达,那么在这个前提下,皇帝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控住海贸的权力,而不是被下面的官员和商人糊弄哄骗呢?如何尽可能地减少这些人官商勾结、反过来压制皇帝的可能性呢?
他叹了口气,怎么就这么多问题呢?而自己身边的人,他看了看弟弟和儿子们,嫌弃地移开视线,怎么都这么碍事儿、伤眼、无甚大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