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符元年,唐朝各地发生水旱灾害,山东地区最为严重,“麦才半收,秋稼几无,冬菜至少”。
但自唐懿宗以来“用兵不息,赋敛愈急”,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致使“百姓流殍,无处控诉”。
此时,濮阳的私盐贩子王仙芝与尚君长等聚众数千人,于长垣县(河南长垣)揭竿而起。掀开了唐末最大的农民起义序幕。】
【乾符二年六月,黄巢与子侄黄存、黄揆、黄邺及外甥林言等八人聚众数千人,响应王仙芝,草军声势日益浩大。】
【投奔他们的,除了各地走投无路的百姓外,还有之前跟随庞勋在桂州(桂林)起义的残部,“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
半壁江山
【“数月之间,众至数万”,起义军攻郓州,袭沂州。到十一月,已经攻掠十余个州,至于淮南,多者千余人,少者数百人。】
【而朝廷对此虽然派出了将领前去镇压,但由于长期的压迫已经到了极点,加之黄巢等人自身的军事素养,导致朝廷始终没能消灭这一次起义,相反,起义军越发壮大。】
【乾符三年八月,进河南,逼近郏城(平顶山市郏县),不到十日破八县之地。半年时间里,黄巢等人在江淮河汉之间广大地区流动作战,打得官军顾此失彼,迅速发展到30万人。】
【对此,朝廷决定:甲.招安
乙.招安,但不完全招安
丙.堂堂朝廷,怎能向贼子低头?必须继续打】
李世民眉头直跳,他本来对黄巢等人的作战方式颇为赞赏——抛却被打得顾此失彼的对象是大唐官兵这个问题外,起义军流动作战的方式确实不错,很符合当时他们的情况需要。
多好的一个人才啊,怎么就让他站到了大唐的对立面呢?
此时,看到神迹中的这几个选项,他顿时什么欣赏的心情都没有了。
招安这倒没什么,但什么叫做“招安,但不完全招安”?皇帝陛下表示不能理解这么一个形容。
至于丙那个选项,看看就行了,朝廷真要这么做才奇怪。虽然当时已经腐朽无比,但正因为腐朽,反而更有可能选择妥协——不就是招安封官嘛,封一个!
至于封的官是什么官,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房玄龄想了想,提出一个理解:“或许,是当时的朝廷并没有打算给所有首领都封官?”
以当时朝廷的状态,他们很可能只想着给王仙芝封官,但并没有黄巢的份。
“……”
李世民选择了乙。
【面对这一次起义的规模,唐朝选择招安,唐僖宗封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牙。
封了王仙芝,却没有自己,黄巢自然愤怒不已,此时的他其实还是愿意在朝中为官的,但是朝廷却不给他这个机会。
黄巢于是斥责王仙芝,他们麾下的义军也强烈反对,王仙芝才勉强拒绝降唐。
冲突之后,王仙芝与黄巢分兵作战:尚君长入陈、蔡;黄巢向北进发,北掠齐、鲁。】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撇嘴:“这唐朝朝廷错过了多少次机会?”之前科举的时候是几次,这次招安封赏的时候又是一次,若是能够把黄巢纳入到朝廷的体系中,那情况可能就会不一样。
即使黄巢日后再有不满,第一选择都还是在原有体系内改变,比如挣功劳,比如搞政治斗争……他再次掀起刀兵的可能性总比现在要低。
当然,这并不排除,以黄巢写出那两首诗的性格来看,有了问题,第一时间的选择还会是以武力改变,也就是再叛。
“现在还是有一个机会,那就是趁着两人分兵,势力减弱之时,将其剿灭。”刘彻懒洋洋道,只是,从最终结果来看,这次的机会,唐朝廷还是没有抓住。
【乾符四年,黄巢攻陷郓州(治所山东郓城)、沂州(治所山东临沂),人数达到数万人,随后又和王仙芝合兵分兵,其后连下匡城(封丘东北)、濮州。】
【其后,王仙芝被宋威斩杀,他的残部一部分由尚让率领北上,与黄巢会师于亳州。】
【乾符五年,黄巢在江西的兵马,为镇海节度使高骈所破。攻打新郑、郏、襄 城、阳翟的军队,被崔安潜击退。在浙西的部众,被节度使裴璩斩杀两个首领,死者甚众。
黄巢十分沮丧,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就拜见天平军乞降,唐僖宗诏命黄巢为右卫将军。】
唐朝,贞观年间。
“这么快?”尉迟敬德愣了一下,他还以为黄巢一直都没有被招降,直到最后呢,没想到这就变成了右卫将军。
不过,仔细一想,也很正常,反正按照黄巢的风格,复叛是迟早的事情,这次投降也是因为觉得自己有些败势,而不是朝廷开出了他满意的价码。
只是不知道,他要多久会复叛。
李世民给自己灌了一口茶,道:“时间应该会很快。一旦黄巢缓过来,就会复叛。”毕竟,当时唐朝的情况只要了解,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中央和节度,节度和节度,彼此虽有表面的和平,但未必能够同心协力。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不复叛?
【投降的黄巢很快复叛。】
【八月,黄巢军进攻宣州失败,又进入浙东,抓获越州观察使崔璆。黄巢带兵越过江西,与旧部王重隐相呼应,攻破虔、吉、饶、信等州。趁机开山辟道七百里,直趋建州(福建建瓯市)。】
【乾符六年九月,黄巢翻越五岭山脉,攻陷桂管,兵围广州,却并没有立即攻城。反而托被俘虏了的越州观察使崔璆写信给困守在广州城内的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让李迢向朝廷上书,求表为天平军节度使。】
【对此,朝廷选择:甲.封给他,反正之前也封过,如今看起来情况不好,封了就好了
乙.节度使还是有点大了,可以谈谈,低一点
丙.不行,封了他,朝廷威严何在】
唐朝,贞观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