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很快,朝廷决定徵还曹操为东郡(治所河南濮阳)太守,曹操决定:甲.接受任命,治理一方
乙.能不能换个职位
丙.想办法推辞,现在时局太混乱了,不如等看清情况再说】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对于曹腾的升官不以为意,他看着那个“举为孝廉”,感受到了政策延续的感觉。
元光元年的时候,他才下诏让各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也算是初步定下了举孝廉的这一方式举荐上来的人数时间等,现在看来,随着大汉的发展,举孝廉成为了常科,就和后世的那个科举一般。
刘彻的心情颇为愉悦,因为这是好事儿,这意味着大汉的人才能够源源不断——即使在豪强林立的东汉,总也能够找出些有用的人。
当然,灵帝时期的举孝廉是什么情况,刘彻就不做评价了,毕竟卖官鬻爵都变成了常态。
西晋,泰始四年。
晋武帝司马炎对举孝廉的核心内涵非常赞同:“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
只有懂得孝顺的人,才更能成为忠臣贤臣,成为国家栋梁,成为皇帝能够放心倚重的臣子。
若是连孝道都做不到,连有着生养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孝顺有加,他人又怎么能放心这个人、皇帝又怎么敢用这个人?、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恒和刘启都在思考。
看曹操的行为,此人无疑是一个敢于执法、不畏权贵、心中有着政治理想的人,起码目前还是这样。
若是按照这样的性格,能够成为东郡太守、治理一方,无疑是一件好事。对于曹操而言,也是一个实践理念和目标的好机会。
但是……
刘恒偏头看着刘启,刘启仔细道“但是如今是黄巾起义的主力被平定,可天子和朝廷依旧不去改变的时候,随后各地的军政大权又被下放,地方独立的趋势已经出现……”说是一片混乱也不为过。
此外,神迹对曹操在济南担任国相时的情况也只是简单带过,关于中央和地方的乱象同样并没有细说,能够确定的只有一点:天下大乱,汉室某种程度上和已经亡了也没差多少。
而曹操,不论他、曹家的根基到底在什么地方,总归不是在济南和东郡。
丙。
【面对朝廷的诏令,以及当时的天下形势,曹操决定暂避风头,于是托病回乡,读书行猎。】
【果不其然,在中央摇摇欲坠、以及东汉多年来更换皇帝的传统下,又有人想要行废立之事,又以伊尹、霍光为例,劝说曹操加入。】
【曹操却并不同意,他认为一方面,废立天子是最不祥的事情,另一方面,现在也没有那个废立天子的条件,如今的这些人,怎可与伊尹霍光相比?】
【被曹操拒绝后,这些人依旧在谋划,但最终果然迎来了失败。】
【而曹操则迎来了他人生的又一次转折——为了更好控制权力,灵帝招募壮丁、设立了西园八校尉,而曹操担任的是其中的典军校尉。】
【很快,灵帝驾崩,西园八校尉转而分裂,担任上军校尉的蹇硕属于宦官,而新帝的舅舅何进与宦官矛盾不可调和,八校尉中的中军校尉袁绍则与何进共谋除去宦官。】
【为了除去宦官,董卓被调令入京。】
【何进被宦官杀死,袁绍虽然杀尽宦官却无力与董卓抗衡,于是,曹操等人逃出了京城。】
【面对董卓的残暴无礼、倒行逆施,曹操决定:甲.暂避风头,看看情况,发表文章言语攻击,看董卓能够逍遥到几时
乙.逃出来的不止自己,还有袁绍等人,袁家四世三公,若是他们决定讨伐,自己就去加入
丙.怎能对董卓的行为无动于衷?主动出击,自己组织反抗,不需要等人出头】
东汉,建武十七年。
刘秀的脸色再次阴沉——什么叫东汉更换皇帝的传统?朕没有定下这样的传统,朕不承认这个传统!
不过,对于有人想要废立天子,刘秀倒不意外,中央都是这幅鬼样子了,有点心眼野心的人,都得努力一把,不努力都对不起自己。
而对于曹操的回答,刘秀先是满意点头:没错,废立天子就是天下最不祥的事情,臣子之身,行废立天子之事,怎么可能有吉祥之意呢?
随后,他的脸色又有点阴晴不定——“没有那个废立天子的条件”……感情是条件不足,若是条件充足,废立天子也不是不行是吧?
后面的灵帝的糟心事情,刘秀闭眼略过。
他看着最后的几个选项,精准地挑出了一个关键词:“四世三公?袁家?”
这是刘秀再一次深刻意识到地方豪强发展壮大后的力量。四代人,三代“公”一级,这几乎可以说没有任何断层,袁家垄断了一大把朝堂官职和影响力。
不是说这些人都是依靠家族力量、自身没有任何才学,而是在于,这样的比例,没有家族力量参与,是不可能的。天下有才学的人少吗?不多,但也不会少到朝廷无人可用。但是这些人都能够在朝中施展抱负吗?
能够四世三公,他们的家族力量只会绵延到各处,形成一个个庞大的根系……
汉朝初年。
刘邦兴致勃勃:“‘发表文章言语攻击’?也不知这曹操文采如何?”
若是文采犀利、独领风骚,那不管他最后如何选择,中间多写几篇讨伐董卓的文章都是极好的。
刘邦的心态已经完全调整过来,左右这大汉明眼人一看都知道要完蛋了,而且距离自己又那么遥远,自己又能做什么?
况且,他能够保证自己挑选的继承人是可以承继大业的,不至于出现一个东汉末期的这几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