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看着金国内部乱七八糟,错综复杂又争斗激烈的局面,不由对自己早先的举措感到十足的庆幸:还好朕当时当机立断把太祖一系的继位可能大幅度消灭掉了,虽然手段现在看来有些不够体面,但是好歹结果是好的啊!
不然,朕日后难道也要面对这样的局面吗?本来神迹中朝中就有人心有不轨,想要废掉朕立下的太子另扶一个当做傀儡,若是再掺和上太祖一系……朕的子孙可还能有个好?
看看这金国蛮夷,先是太祖太宗一系要争个高低出来,之后太祖一系内部还得分个一二;在想想那辽国,愣是搞出来了一场兵变对峙。
所以说啊,身为皇帝,就要做到当断则断,该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尽善尽美。
朕当时确实不够尽善尽美,换做如今,大约能够做得更好才是。
宋朝,开宝年间。
赵匡胤不知道某些时空中的赵光义心中到底是怎样的想法,他也没心思去想,否则他大约又得让自己的身体败坏一回。
但尽管压根没去在意赵光义会怎么想,赵匡胤此时看着神迹中的那“太祖一系,还是太宗一系?”还是感到了难言的愤怒。
太祖一系,还是太宗一系?
太祖,太宗?
哈!
辽国那边是人皇王和太宗一系的纠葛,那是因为他们契丹内部的问题;金人这边纠结太祖太宗,那还是他们兄终弟及的问题;可大宋呢?
大宋与辽金共存也就罢了,为什么偏偏还能同样上演这么一出纠葛出来?
金朝,天会六年。
完颜晟看着那太祖太宗一系的问话,自己已经得到了答案:太祖一系啊!
若是斜也(完颜杲)当真不幸过世,自己确实有可能想着是否要传位给蒲鲁虎(完颜宗磐),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而且中原一直都是父死子继;但是自己也确实没有完全下定决心——一直都是兄终弟及,自己能够就此断绝这一传统吗?
况且……说句不好听的,蒲鲁虎现如今做过什么?跟随斜也前去攻取了辽国中京,又跟随宗翰他们南下灭掉了一次宋国,除此之外没有什么了。而且这些都是跟随作战,而非自行领兵,连一点点单独领个分支军自行作战都没有。
自己的嫡长子如此,其他儿子的军功、影响力就更是如此。太宗一系,依靠的也就是自己这个太宗。
但是大金灭亡辽国,灭亡一次宋国又屡次南下,自己作为天子确实是制定了政策方针、作战方略,可是执行的人是谁?
大量的太祖之子在其中啊。
就连没有南下作战的完颜宗干,那也是长期担任勃极烈帮自己理政。
至于并非太祖一系的完颜宗翰,显然也还是想要找一个不影响他继续掌握大权的皇帝。
此时同在殿内的女真贵族们有的微微漏了些许神色,有的则是面色沉静、不动如山——前面的包括完颜晟的嫡长子完颜宗磐在内,后者则是完颜宗干等人。
【在此,需要了解一下这些参与选手的情况。】
【首先是金朝的大背景。】
【作为从部族直接一跃到了国家的金朝,跨越幅度其实比辽朝还大,在金朝中保留了不少奴隶制和部落制的风尚。而对于金朝朝廷而言,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尊卑差别并没有中原王朝那么大,甚至不能彻底地说上一句“尊卑有别”。】
【完颜晟“尝浴于河,牧于野,屋舍、车马、衣服、饮食之类与其下无异”。同时,还有“国主复来臣下之家,君臣宴乐,携手握臂,咬颈扭耳,至于同歌共舞,无复尊卑,故情通而心一,无复觊觎意”,就连议事时同样如此:“君臣杂坐,议毕同歌合舞,携手握臂,略无猜忌”。】
【另一个关键就是金朝的法律,其“简易,无轻重贵贱之别”,身为皇帝的完颜晟也曾因为私用库金而被“群臣扶下殿,杖二十”。】
【随着金朝不断南征扩大领土和人口后,皇帝的力量扩大的同时,贵族们的力量也在逐渐膨胀。而完颜晟就曾多次下令允许奴隶重新变为普通平民,包括先前归属于辽朝的女真人及其奴婢部曲全部恢复为平民,包括为金朝内卖身的平民赎身,包括让已经卖身到权贵之家的平民恢复自由身回归原处……
此外,还明令权贵人家不得买贫民为奴,“胁买者一人偿十五人,诈买者一人偿二人,皆杖一百”。】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这是对的啊,”刘启赞同点头,“不然那么多百姓进到了贵族家中,朝廷的人口就是凭空损失掉了,而权贵的力量也就此有了增加。”
当然不是说收了一些奴仆就能让势力突飞猛进,但是积少成多,时间一长、次数一多,最后会变成什么样谁也不能保证。
人口就是重要资源,贵族们就是在从朝廷手中挖墙脚——更不用说金朝自己还是这么一个尊卑不明、贵族势大的状态了,同样的事情放在金朝,影响只会更严重。
完颜晟一方面是要维持社会稳定,一方面则是要从这方面稍稍遏制一下贵族们的膨胀。
关键是,金朝的这个尊卑不明,是真的不如何分明啊!
不能说没有让人大开眼界。
————
————
金朝中特别明确的尊卑、各种规章、正式的法度、朝中制度、宫廷制度乃至不少礼仪等方面,很多都是到了金熙宗完颜亶时候才成形并落实下来的,之后的皇帝进一步完善。太宗完颜晟时期因为时有征伐,大多时候都是“承太祖无变旧风之训,亦稍用辽、宋法”。
当然完颜亶时期也分阶段,不同阶段定下这些方面的规章之时,掌握大权的是谁就是另一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