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皇太极已经提出了条款,这些条款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确实对于大明是非常有诚意的了,和谈不是不能进行。
朱元璋有些不理解朱由检的行为,难道这个子孙实际上没有那么大的自主权?不能吧。那还是说,他就这么在意一些大臣的议论?——他祖宗我,还有老四都没这么在乎啊。就是标儿,还有那个建文帝朱允炆,实际上也不是非常在乎。
朱元璋怀揣着这样的疑惑,以及心中对皇子们教育方针的计划,往下看去,就看到了谢升的那句话——去奉先殿求了一次签。去奉先殿,求了一次签!求签!
其他人也都看到了这句话,整个殿内顿时陷入了更深更沉的沉默。
朱元璋目瞪口呆,原来你朱由检下定决心议和,还因为在奉先殿的求签!
——那既然你认为这是祖宗的示意,怎么议和之事被泄露了,就不按照祖宗的示意继续做了?!
——不和谈也没问题,他老朱也不喜欢这样的和谈,反正清军短时间内大约也不能直接再次进攻宁远、山海关等地了。以及,清朝的诚意谁知道有多少。不过,朝廷有没有什么比较合适的方法,能够稳定国内的?
汉朝,景帝后元年间。
刘启叹气:“这一次议和失败,对明朝而言未必是一件好事。当然,这一次议和假使成功,对明朝能有多大帮助也很难说。”
刘彻想了想,点点头。他虽然一心想着登基之后大展宏图,千里进军剿灭匈奴,但是对于明朝的情况他也明白。
皇太极给出的议和条件,看起来确实是很丰厚,但是按照皇太极一贯的行事风格,这样的条件必然也能够保证能够达到他心中的目的——至于他的目的是不是真的想要维持一段时间的和平,不能说一定不可能,但也不能保证。
当然,如果明朝有那个能力,用拖延而来的一年、两年,基本上维持住了国内局势的稳定,那么这个议和确实就不算亏。
但是,明朝有那个能力吗?
这一次议和拖延的时间,能够达到明朝所需要的时间吗?
刘彻不怎么关心明朝,反正就是这样了。他比较在意清朝,皇太极究竟为什么会提出这样堪称宽松的条件?除去上面提到的那些什么经济等原因,还有什么?
他问刘启:“皇太极是不是身体情况出问题了?”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也应当能算作是一部分原因。
————
————
皇太极应该是想要慢慢消耗明朝,就和他那什么砍大树的说法一样。至于说明朝到底应不应该议和,议和了能不能真的从中获取到一星半点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