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到了后期,皇太极又开始认识到了新的问题——汉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
【中原制度,确实是一个部落、一个联盟想要建立真正的王朝所必须学习的内容;同时,通过仿照中原制度,原本可能散落的权力也可以进一步地集中到大汗、皇帝的手中,皇帝的权力得以极大强化。】
【这些都是清朝需要的内容,毕竟,皇太极也好,还是日后其他清朝君主,没有任何人想要看到自己的权力被分散到他人手中。】
【但是,在这方面之外,皇太极意识到他在达成这一效果的同时,可能还会让原本善战敢战的满洲军队战斗力弱化——这在满洲军中并不是没有体现,事实上,满洲军队在这些年的发展下来,已经发生了一些细微变化。】
【况且,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他参照最多的,就是金朝的例子。也因此,他更担心这一旧事在清朝身上重演。】
【也因此,他开始关注各种满洲旧俗,关注各种传统观念。】
清朝,康熙年间。
康熙面色不动,心中却是难以自抑地开始叹息。
太宗皇帝的担忧,岂止是担忧!或许那个时候还能算得上是担忧,可到了现如今……这分明就是现实了。
是赤裸裸的,他费尽心力在尝试改变的,但是收效虽说不能说是甚微但是也见效不大的现实。
现如今,岂止是简单的汉化,更是满洲子弟们不乏有拉不开弓、跨不上马的存在,还有一些满洲子弟连满语都不怎么能够掌握——准确点来讲,是对满文掌握不精,讲满语还勉强可以。
这些情况,有哪一件是什么好事?
有哪一件不让人心头沉重,日夜担忧?
大清这才入关多少年啊!他这里,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那再往后十几二十年呢?再往后两三代人呢?
如果不加以遏制乃至转变这样的风气,那岂不是等到几代之后,满洲就将自己的文化文字传统全部丢弃掉了?!
他拉拢汉人、特别是文人,也都是为了统治着想,可不是真想要让他们掌握了朝堂的主导权,更不是想要让满洲子弟尽数学习汉俗。
宋朝,开宝年间。
赵德昭冷笑:“只要他们在真正定鼎基业之前还能保持一定战斗力,即使他们日后真的失掉了满洲旧俗,中原那些大族也好、官宦家族也罢,也都不会因此就反对他们的统治,不愿意让他们统治中原的。”
经过辽金元的事情,他起码看清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些大族之中,不能说没有那种忠心节义之人,事实上,这种人并不少。
但是,这种人尽管不少,但也不能占到绝大部分。也有不少人是只为家族延续,并不在乎统治者是谁的——只要这些个统治者能够保证自己和家族的利益,或者,只要反抗的利益小于顺从的利益、反抗的风险大于顺从的风险,那他们就会接受任何新政权。
就算是直白地划分阶层的元朝,都有那么多大族乐于接受的,清朝这样还知道做做表面功夫、拉拢拉拢他们的王朝,他们会不愿意接受吗?
而若是清朝在时间的推移之中丢掉了自己原本的满洲旧俗……对于这些人而言,那更不是事儿了,倒是对于皇帝而言确实是个问题。
赵匡胤同意这个观点,但他想起来了另一件事:“李自成,他的主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