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三人冥思苦想的时候,从工社门外走进来一个人,瞬间就让三人的眼睛亮了。
一个太子冼马的合适人选。
孙元化走到周永宁身边,装模作样的坐在花梨官帽椅上,倒了一杯清茶也不说话。
周永宁还能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平时都在顺天府各县忙着教化一方,哪里有闲工夫来到京城的工社里喝闲茶。
过来只有一件事,又缺银子了。
周永宁看了一眼毛承斗沐天波,三人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明白了对方心里的想法。
茅元仪父亲的身份不够,孙元化可就不一样了,他的恩师徐光启可是内阁宰辅的一员。
徐光启虽然没有明面上说支持太子党,却在暗地里给着一切方便,显然早就心向太子党很久了。
就在孙元化发愁怎么开口的时候,申请一笔银子去县里推行教化。
周永宁先开口说话了:“本伯爷决定给顺天府各县的工学书院追加一千两银子。”
孙元化听到一千两,乐呵了,比他料想的还多了五百两,原来只是想要五百两。
如今周永宁一张嘴就是一千两,足够用到明年了。
孙元化脸上的笑容没能维持多久,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周永宁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
既然主动说出了要给银子,想必有什么事请他帮忙。
周永宁能够拿出一千两银子,就会从他身上获得超出一千两银子的银利。
孙元化想了想自己身无长物,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他,唯一有的东西,不过是他这一身一百多斤的肉罢了。
孙元化直截了当的问道:“番茄伯有什么所求,但说无妨。”
周永宁也不藏着掖着,直接挑明了:“本伯爷想要举荐孙先生担任司经局的太子冼马,不知孙先生意下如何。”
太子冼马?
孙元化在朝廷里为官多年,知道这个官职的重要性,困惑于东林党怎么轻易放出了如此清贵的官职。
着实匪夷所思,周永宁的本事也让人心惊,东林党用来迁转的清贵官职太子冼马都能拿到手。
孙元化犹豫了片刻说道:“倒不是孙某不愿意担任太子冼马,只不过一旦在京城里为官,不能经常在顺天府各县巡视学子的培养了。”
周永宁早就想到他会这么说,已经有了对策:“这点倒是简单,太子冼马只不过是一个看管詹事府藏书的清闲官职,到时候会让宫里的宦官帮着孙先生看管藏书,孙先生尽管去顺天府各县巡视工学学子的培养。”
孙元化明白了,周永宁是想让他挂个名,有着宫里宦官的帮忙,这件事倒是简单多了。
孙元化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也就周永宁能够让宫里的宦官们帮忙了,其他任何人敢说出这话,当晚就会被东厂拿进诏狱。
孙元化点头了:“不过要等孙某先去一趟顺天府各县的工学书院,做出一些安排,再来京城里为官。”
周永宁见他答应了下来,立即大方的拿出了呈文,写了一千两银子交给孙元化,并且盖上了私印。
随着孙元化的离开,东林党官员也在等着周永宁举荐何人担任司经局的太子冼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