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的20斤京白梨没法儿种植,冉秋叶想了想,梨也没法儿送礼,只能自个儿吃了。
哎,系统这个bug,修得真不是时候。
得找个法子,在现实里的京郊弄块儿地。
听柱子说,将来有什么什么,外来物种入侵,这么好吃的东西,以后说不定就没了。
什么本地的黑土猪啊,什么耐海水的盐水稻啊……都是冉秋叶听都没听过,但是心向往之的东西。
何雨柱还不知道,这个时候,自家媳妇的脑袋瓜子里,已经长出了一颗名为“野心”的小苗儿了。
摄像头转到秦淮茹家。
仨孩子搬完东西,回到屋里。
“孩子,家里情况,你们也都知道,你妈说,要把东西,分给冉老师还有娄晓娥家,你们同意吗?”
贾张氏故意说得没头没尾,又提起“家里情况”这个前提条件,倾向性已经非常明显了。
三个孩子下意识地看了秦淮茹一眼。
秦淮茹这会儿,先一句话都不说。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家庭成员中,长辈对于子女的态度,应该尽可能的趋向于统一。
这样,一来,有助于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
二来,也有利于树立在子女心中,父母的权威性。
可是国内,有些做家长的,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做父亲或者做母亲的,总是互相争来斗去,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小家庭是如此,大家庭,就更混乱了。
三代,四代同堂,若是带上叔叔伯伯,姑姑婶婶在一块儿的,更是尤其是在孩子面前,以这种方式彰显自己的权威性。
殊不知,在孩子的眼里,这种行为不仅仅没有树立起长辈的权威,一些辩论不过就大打出手,或者是气急败坏就大吵大嚷的行为,他们只觉得厌烦。
长辈之间,一旦在教育问题上出现争端,无论谁对谁错。
只要被孩子看见了,或者是察觉到了。
那么出现矛盾的两端,统统都是输家。
因为在孩子心中,“权威”被撼动了。
他会本能地感觉到,能带给自己“港湾”似的家庭环境,存在裂痕,存在危机感。
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心理往往比较脆弱,敏感,自卑。
一方面,他们的性格中,会不自觉模仿强势长辈自负的一面,渴望用打压他人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