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换那个玻璃瓶。”刘应遇说着就伸手去接,那书吏倒是懂行,也不直接送过去,而是先放在书案上,然后示意自取,这是为了防止交接物品时掉地损坏的古玩规矩。
刘应遇伸手拿来,只见那瓶子毫无装饰,就是简简单单的,也无花纹图案,摸着手心凉凉的,举起来对着太阳看,瓶内还泛着幽绿的光,真乃宝物,刘应遇将其装在满是麦秆的木盒中,走路都踉踉跄跄的。
随从跟在他身后,见状问道:“东家,这宝物真的贵重如斯?”
“哎。”刘应遇摸了摸盒子,叹道,“这瓶子宝物,我都未曾见过,而民众军却拿它们折价换粮食、棉花、丝绸等物,真是从未听说过这种事情,这贼,所图甚大,甚大。”刘应遇心道,这种玻璃瓶他听都未听过,这书吏虽说数量有限,但他拿取玻璃宝瓶之时,刘应遇明明看到箱子里整整齐齐的同样木盒不知有多少。
自己一个新商人来此就能换到这些,若是壕商来此,那都不敢想象,想到此,刘应遇下定决心回去一定严查商路,必封锁之,使得粒粮也到不了这洛川县。
“看,那就是大营,听说这两百里内的都拖家带口的来了,来者不拒,早晚给两顿筷子插着不倒的粥,孩子半大小子都给先生上课,喏。”老周指着远处的一个规模庞大的营地说道。
刘应遇定睛瞧去,整个营地皆是沿河而建,分布在两岸,大多数都是搭的简易棚子,中间的路径横平竖直的,极有规整:“那里是什么?”
老周顺着刘应遇手指的方向,摸了摸脑袋道:“这俺倒不知道了。”
虽然没问到答案,刘应遇却心中已有答案,因为那片建筑太眼熟了,他可能这辈子都忘不了,正是一个月前那次包围中突然出现的堡垒,大异与传统城防结构,其低矮得很,这次看到的堡垒虽然因为视角高度太矮看得不真切,但规模绝对比之前的要庞大得多,外面三角堡上的火炮和哨兵依然清晰可见。
正当几人看到入神的时候,突然一阵读书声响起,拉回了刘应遇的思绪,他左右寻找一番,终于在一个土墙围着的院子里找到了声音的源头,凑过头一看。
满满一院子的小娃子,有大有小,大的十四五,小的七八岁,每个人都坐在一个木制的小凳子上,人挤人地专心跟着最前面的一个年轻人读字,墙上挂着一块涂黑的木板,上面写满了文字与看不懂的符号。
那年轻人表情严肃地指着一行字道:“同学们,再跟我读一遍,a o e i uü。”
“ai ei ui ao ou iu ieüe er”
“renmin(人民)。”
听着这些陌生的字符音,刘应遇下意识地捋了捋胡须,然后绕着这片教授的院落绕了一圈,叹道:“竟有五百孩童在此,还有那大营,每日耗费钱粮不可计数也,这民众军为何如此?朝廷大军一到,岂不是无有存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