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大奶奶宋氏也想替自家侄儿家的小子做媒,被李全富劝住,“你又不是没听有田媳妇说的那些话,摆明还不想嫁闺女,别自讨没趣”。
宋氏很不赞同:“又不是让她这会就嫁过去,可以先定下来,过个两年再成亲”,反正两个孩子年岁都还小,等的了。
李全富见劝不住,便不再多话,随她去折腾,他是不看好媳妇娘家那头的亲戚,就是庄户人家,也得讲个门当户对不是。
赵杏花这些日子也朝秋月家跑得勤,只因娘家也有个年纪差不多的侄儿。
“玉真嫂子,你也是知道我哥嫂的为人,老实不多事,且就这一个儿子,没人挣家产,挣的钱都是给小两口的,再说又在外祖母舅舅们眼前,你也能放心不是”。
赵氏倒真有些心动,嫁回娘家那头,有亲戚看着总不会受欺负,便说“还得要两个孩子看对眼才行”。
赵杏花见她有松动,便跟着话说,“自然得要两个孩子看对眼,要不让俩人见一见”。
“我先问过秋雨,看她想法”,赵氏在这一点算是很开明。
赵杏花不以为然,“婚姻大事,父母作主,咋见一见还得要她决定”。
赵氏也不多做解释,只言要听秋雨自己的意见。
赵杏花正好看到秋雨从屋里走出来,就喊道,“秋雨,你过来,婶子有话问你”。
赵氏眉头一皱,颇有些不喜,但闺女秋雨已经走到眼前来。
未等她亲自开口问,赵杏花已经问出声,“婶子给你说门亲事,就是我娘家侄子顺子,你们小时候还一起玩过,你还记得不”?
秋雨哪里会记得什么顺子,去外祖家几乎不串门,并不怎么认识赵家庄的人。
见秋雨想不起来,赵杏花又说,“不记得也没关系,你们先见上一面”。
秋雨面上一红,又羞又恼,丢下一句我还不想说亲,就小跑着进了屋子。
赵氏无语的看着赵杏花,语气也冷淡下来,“你可是听到了,她自己说不想说亲”。
赵杏花有些着急,“哪有姑娘不说亲的,难不成要做老姑娘,自古婚姻大事父母就能做主,你咋由她胡来”。
赵氏本来有些心动,这下是一点想法没有,又听她这样说,便觉得很不中听,“过日子还是得她愿意才能过好,若换成你家春妮,她不愿意,你还强嫁不成”。
赵杏花讪讪,“我家春妮还小,说亲还早呢”。
“咱都是当娘的,又身为女人,自然知道嫁人是一辈子大事,哪里能轻易胡来”,赵氏耐着性子同她说,毕竟赵杏花没有什么坏心眼。
听她这样说,赵杏花也觉得自己有些不对,忙解释“我是为侄儿好,可也为了秋雨,不是要坑她,是真觉得合适”。
赵氏相信她是真话,但闺女不乐意也没法,只得表示,过段时间再说吧。
没一口说死,赵杏花也算满意,朝着秋雨在的西间窗子口扬声道,“秋雨啊,别怪婶子说话直”。
秋雨在屋里回话,“不怪婶子,是我真的还不想嫁人”,说完便没了声音。
赵杏花朝赵氏腆着脸笑,“谁不一样呢,当初我也跟我娘这样说过,不想嫁人,这一晃啊,都这些年过去了,还是在娘家当闺女最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