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接近40分钟的路程,衡武隔了一夜,再次回到了余杭城站的位置。去往临江的客车也是在这里乘坐,车站就设在离余杭城站出口不远的道边。
下了车问清车价,给车夫付了1块钱后,衡武抬腿向此时已经人群聚堆的客车站点走了过去。
等过去了一打听,这站点确实是到临江的。但要先去旁边的一个小屋子外面买票,不然不让上车。
衡武心想幸好多问了两句,不然白等了,车来了再买不到票可有意思了。
赶快去到了一个写着售票处的小黑屋外面,隔着铁栏杆,花了2块8毛钱买了一张汽车票,售票员在确认了他没有大件行李和鸡鸭鹅猪猫狗和土拨鼠后,收了钱给了票,让他去等车就行,再有半个小时车就来了。
衡武扭头回去站点时,注意到售票室旁边有个挺大的布告栏,几个人围在那看着上面的信息。衡武瞅了一眼,发现上面贴着的都是通缉令、寻人启事和什么房屋招租售卖一类的信息,没什么他感兴趣的,就直接去了站台等车去了。
在站台上等了半个多小时,在车上又等了半个多小时,衡武才随着这个老旧的英式客车启动出发前往临江。
混了一个窗边的座位,看着窗外一路风景渐渐从城镇变成乡镇,又从乡镇变成城镇的时候,临海到了。
临海车站不大,但建设的一点不比余杭的差,甚至有点沪海建筑的味道。
眼前马路宽敞,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也呈现出了此地的良好发展状况。
南方苏派建筑风格的大小楼房,亭台水榭,阁楼院宇一眼看不到头。
道路两侧挨排的小楼上的招牌,迎风招展的门幌,街边摆着的各种小摊,来来回回流动的人群,再加上热闹喧嚣的各种叫卖,在衡武眼里构成了一派繁华景象。
衡武完全被眼前的热闹给吸引住了,他决定先逛一圈,看看这里的环境,尝尝这里的美食,先自在自在再去那个假舅舅那里。
再一个他还得找一家玉石店,再买一个玉石镯子。原本给假舅母准备的那个,被衡武送给林立业的祖奶奶当大寿贺礼了。
要是就这样空手去了舅舅家,有点于理不合。
这个舅母并不清楚这个舅舅是个东洋特务,自己这个外甥也不是好鸟,虽说礼数什么的无所谓,但衡武还是想要装一装的,好歹替自己立一个人设,毕竟以后很可能会偶尔去蹭个饭什么的,到时候也能心安理得。
为自己的谋算替舅母默哀了一会儿,衡武就已经兴冲冲的冲进了这热闹的大街里,随着人群开始晃荡。
等衡武再看表时,时间已经过了12点了,这会儿工夫他也才逛了两条商业大街的一半多点。玉镯子还没着落呢。虽然看到了几个玉石店,但没想着那么早过去,就也没进去买,想着再逛逛再说。
这一圈逛了下来,衡武把这临江的商业中心摸出了个大概出来。
整个商业街呈一个十字形状,东西和南北各长500多米,店铺几百家。除了两条主街外,还有横竖大概五、六条窄街,是在原有的住宅格局上改出来的,与主街交错,形成了互相贯通的格局。
主街加上窄街商铺林立,经营的种类各式各样,衡武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都应有尽有,除了各种商铺外,整条街上还有各色客栈、当铺、银楼、饭庄等掺杂其中,端的是丰富至极。
在闲逛了几家商铺,和里面的伙计都瞎聊了几句后,他才知道临江竟然在最近短短几年就成了余杭地区的半个批发中心,地位已经仅次于余杭了。
余杭周边很多小工厂小作坊的产品都会拿到这里来售卖。引得天南海北的客商也一点点的都聚集到这里,进行一站式采购,慢慢的就发展的这么热闹了。
像这商业街都是一点点扩出来这么长的,以前也就各100多米。
这些变化都是得益于整个民国轻工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余杭地区,背靠沪海,江浙互联,发展起来格外的快。
周边的很多农户在一些小工厂主的带领下,都积极的参与到了这工业和经济的大发展中来。这边生活条件越好,吸引来的人就越多,要不是现在的户籍制度卡的太严,估计临江的长住人口早就超过现在一两倍了。
衡武想起了自己的假舅舅好像就是做百货的,主打丝织绸缎这些产品,其它的还卖些什么,情报介绍里没说,作者也没告诉他。只能他自己去看了。
决定在这里吃完午饭,然后再接着逛逛,最后再买玉镯去找舅舅的衡武在街上找了一家主打江鱼的饭店。
此时饭店里人声鼎沸,客户爆满,要不是衡武确实是被那扑鼻的鱼香味给馋的不行了,不会耐着性子在这里又等了快半个小时,才被安排上了一个座位,结果还是一个拼桌。
坐在对面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头发有些花白,脸上的褶皱让衡武觉得此人应该是受过一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