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王青云就和父亲上路了,本来是应该村里能做主的出面的,但是这是第一次接触,本着试探选择,能说通的话,三个村再坐在桌子上谈论就好。
如果说不通,也不碍事,凭借着王青云家的干亲,也不至于不好收场。
从上河村到黑石村有两条路,路过上林村的路比较平坦,但是距离较远,不路过上林村,从黑山翻过去的话不算远,只不过不好走。
王青云父子俩走的就是不好走的这条路,一路上王父还在经常能打到猎物的地方下了几个套,反正也是随手的事,费不了几个时间。
翻过山梁,这一段还有人迹,如果再往山里走,连一点路都没有,而且更陡更危险。
除了猎户,也只有饥荒年间才有人冒死进去找吃的,不过能活着走出来并且有收获的是少之又少。
也许是黑石村经常走这一段路的原因,黑山上到黑石村的这条路既明显又好走不少,就连王父手里本用来开路的柴刀也没有了用武之地。
所以赶到黑石村的时候很早,王青云估计也就早上九点出头的样子,也就是辰时左右。
黑石村不大,至少没有上河村大,零零散散的错落着数十栋木石结构的房子,房子主体是木头,墙体是石头,其中夹杂着的黑亮黑亮的应该就是煤,顶是茅草的奇怪组合。
村里没有连片的田地,不像上河村有些数百亩上田连成一片,这里的田亩交错着参差排列着,大的几亩左右,小的几时见方。
由此可见黑石村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这个时间,田里还有老农在田里巡视,说是老农可能也就三四十岁,这个时代四十岁当爷爷的也不在少数,秋收差不多已经结束,现在巡视是捡一些可能可能散落在田间地头的谷穗。
等地晒得差不多就要烧荒翻地了,到时候即便有粮食,也将付之一炬了。
“他大哥,吴老三家怎么走”王父背着背篓,牵着王青云,向那个站起身看他们的老汉问到。
“你们是谁?哪个村的?找吴老三家干嘛?”老汉的语气明显有点不太友善,这也是的,因为即便在上河村碰到外人,村民也要盘问,语气也会不善,况且吴老三家刚刚遭遇了一些不太友好的事情。
“老哥,我是上河村的,我家和吴老三家是条传(干亲的意思),这不秋收结束了,过来走动走动”王父这个时候如果递根烟的话就完美了,可惜这个时代王青云还没有发现有人抽烟的,更没发现烟叶这东西。
其实认干亲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是救命恩人,或者是孩子体弱多病认个屠户,军户命硬的带着,其次就是特殊原因了。
认了干亲,干爹干娘死后是要披麻戴孝在第一排哭丧的。
所以认了干亲就可以算作是大半个自家人。
听到王父这么说,那个老汉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也不干活了,接过王父的背篓,热情的给王父引路,王父实在推脱不过。
“老三,快来,家里来客人了”
直到把王父父子俩带到一栋小屋前,房子看着粗陋,但是院子里很是整洁,老汉往屋里招呼一声,把背篓递给王父转身就走了。
“来了,谁啊”说着话,吴老三就从屋里走了出来,后边还跟着,吴老三媳妇和儿子。
看到是王家父子,吴老三连忙热情地将两人带到屋里。
屋子很简单,一个独立的茅草屋好像是厨房,然后就是两间连着的房子,一件可能是类似前世的客厅一张小桌子,两条板凳,几个不一样的椅子,还有一个木墩子,一个土炕,另一间通向可能是卧室。
吴老三热情的将二人引到炕上坐好,就是各种忙活。
“快,他娘看看家里有啥好吃的给拿上来,中午把那只鸡杀了,去村长家看看有没有白面,借一斤,中午给他干爹扯碗面”王父手忙脚乱的交代到。
但是每一个字里都充满了感情。
虎子也是如此,将自己珍藏的宝剑,长刀,棍棒都拿了出来和王青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