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王青云上了诸成化一节课就不再去了,为此诸成化遭受到不少讲师的笑话,更有趣的是王青云此后王青云再没出现在任何一个讲师的课堂上,即便是山长授课,王青云也窝在书斋那里。
书斋在距离山顶不远的地方,远远地就可以看见庐山瀑布,王青云第一次上来的时候就看中了这个地方。
守斋人是一个老头,书斋没有看书的地方,只能借书拿回去看,不过书斋外边风景尤为漂亮,所以平时王青云都是借了书在书斋外边观看,有时云雾缭绕,有时瀑如飞鸟,景色不一而足。
也就是王青云没有颜料了,否则肯定要做几副山水画。
书斋的书很多,虽然没办法和后世任何一个图书馆比,但是已经可以用汗牛充栋形容了,而且都是古籍,有一大部分还是儒家典籍,这是儒家当时搬走时留下来的,王青云估计自己要看很久,至少也能看个几年。
守斋人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长须老人,平时就拿着一本书待在书斋里看书,也不知姓甚名谁,只是记忆力十分惊人,什么人欠了什么书没还,第二次来肯定会出言发问。
就那个气质,王青云觉得配一个躺椅简直绝了。
王青云想到套近乎的好办法了,花了好几天做了个竹制的躺椅,背着上山送礼去了,王青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借阅一下孤本珍品,听说这里还有墨子的手书,王青云虽然也想一观,但是孤本珍品更吸引王青云。
索性,送礼是送到位了,守斋人很喜欢这把椅子,平时就躺在竹椅在门口安静的看书,只有学子来的时候才偶尔抬一下眼皮,看看来人有没有书未还。
因此,躺椅在书院算是彻底流行开了,一些动手能力强的直接第一时间进行了复刻,并且以一把五两银子的价格对外出售,王青云好像错失了什么东西。
王青云主楼旁边的小亭子也被挂上了牌子“如是亭”。
王青云和尹将正躺在竹椅上享受悠闲的秋日时光,一杯热茶下肚,王青云轻翻书页,这是王青云借出来的孤本《连山》,王青云还没看明白,易书都不好看懂。
王青云不急不躁。
“你最近怎么不去听课了”尹将问道。
“学无所得,故不去听”王青云轻咂一口茶水说道。
“不是学无所得才应该去听吗?”尹将有点不理解王青云的逻辑。
“不不不,学无所得才不要去听,学有所得才要去听,相互印证”王青云纠正道。
一句话将尹将搞糊涂了,好说歹说,就是不去呗,他们这一届的首席可是创了历史之最。
刚入书院顶撞大儒;入书院两个月,听了一节课;山长授课依然如此,就问你吊不吊。
每一个新生都惊为天人,真吾辈楷模,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胆敢模仿。
王青云有点无奈,事实确实如此,自己不知道讲师讲得好赖,只好自己先学一遍再互相印证了,到时候就知道孰优孰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