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你看得什么书?却是如此认真?”程宜箐依旧闭着眼睛,语气慵懒,声音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妩媚,像是春日里的一只狐媚子,动听极了。
女孩名叫张丽华,是当年为陛下平定明王之乱而不幸去世的庶亲兄长、翼王张玄礼的独生女,陛下感念当年翼王的奋武,封她为“安宁郡主”,封邑一万户,名位与公主相同。
张丽华停下笔,执笔抬头,像是春日里的一抹阳光,她俏声回道:“回禀娘娘,华儿读的是从嘉词。”
“哦?最喜哪一句呢?”程宜箐又问。
“谈不上喜欢,只是有些感触,诸番词贤,或以文才胜,或以意趣胜,独有李从嘉,以真心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华儿自怜,亦怜之。”
“你呀,年纪轻轻,不知道心底哪里来的化不去的愁苦,郡主的日子还过不得么?”程宜箐笑问道。
张丽华回道:“娘娘言重了,华儿父亲早亡,幸得陛下和娘娘垂怜,才能与孤母存活至今,已是铭感五内了,如何还能有愁苦呢?只是身世如此。记得年节时,陛下和娘娘总会赐菜,都是冬日里难尝到的珍品,如何能不感恩戴德呢?只是想到父亲一人尚处九幽之下,怕是吃不到这样好吃的菜了,不禁悲从中来,一番心绪,两处闲愁,更与何人说。”
“可怜你一片孝心,”程宜箐叹道,“只是人死不能复生,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了,你和你母亲也该看开些了,今日这番话,也是陛下担心你们,让我来劝慰劝慰你的。”
“华儿代母亲多谢娘娘关怀。”
“大了……大了……”程宜箐感叹道,“你从小便懂事,你母亲教得也好,端庄知礼,这京城世家女子中,论才情,论持家,论样貌,都是第一等的,谁能比得过你?如今你也已经到了出阁的年纪,听说韦家那个大小子倒是对你有意,为了你,竟是连家里的爵位都不要了,这样的情种,连本宫在这深宫里都有所耳闻呢……”
“怎么样,见过么?可还满意?”程宜箐笑问道。
她低垂着眼睛,羞涩地摇了摇头。
“华儿婚事,不敢擅专……”女孩低头说着,但眼神中露出了坚定的神色,“虽然如此,但他愿意为了我这样做……如果母亲准许的话……华儿……华儿……他若不负我,我绝不负他!”
“好啊……”程宜箐赞许道,“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自古女子能求的,无非就是这样,可真能得偿所愿的,有几人呢?到时事情定了,本宫和陛下亲自为你们证婚。”
“娘娘有心了,华儿婚事,不敢劳烦娘娘,只盼……”
女孩的话还未说完,只听得外面一阵吵闹,卫士们皆拔剑出鞘。
“外面出了什么事?”程宜箐掀起帘布,向外问道。
“奴婢立刻去问。”车外的宫婢恭敬施了一礼,向前趋行,问人去了。
只听得一阵喧闹,过了一会儿,才有人前来回报,“回禀娘娘,不知何故,天上落下一只大雁,臣等正在清查,请娘娘放心!”
“哦?温校尉,且呈上来给本宫瞧瞧。”程宜箐吩咐。
“是!”
温乔将雁交给宫人,送进车中,过了片刻,只听得里面传来妇人的赞叹声。
“呀!竟是开口雁!这般神奇的箭术,本宫年少时还只是在书上看过呢!究竟是何人所射,查清了么?”此番声音没有刻意修饰,全是自然而发的心声,声音甜腻,不像是个已然年过三旬的妇人,倒似少女般的娇媚入骨。
温乔听得,也是呆了片刻,而后才如梦方醒,“臣……臣等正在……”
话未说完,只听得车内又传来妇人的声音,略有思索,像是看到了什么,“咦?姜……”
“是已经到姜氏留庄附近了么?”
温乔答道:“正是。娘娘是看到了箭杆上留有姜氏的标记么?”
“是了,你且派人四处探探,看看是不是有姜氏的子弟在找此物,如果真是,交还给他们吧,我们继续启程,不要误了行程。”
“是!”温乔回道,“臣也是如此想的,正想……”
温乔正欲退下,却听见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飞奔而来,周围的卫士原本松驰下来的身子再次紧张了起来,几名弩手张开弩器,对着来客的方向。
“来人止步,通报姓名,此为朝廷卫队,五十步之内,即可射杀!”
姜阳勒住了马绳,看见某个熟悉的旗号,便下了马,领着姜玄霸向前走去。
姜阳单膝跪地,高声喊道:“臣,姜氏小子阳,领弟玄霸在此游猎,不意惊扰圣驾,请娘娘恕罪!”
“这……”温乔看向马车的方向。
过了片刻,车内才传来妇人的声音,吩咐道:“温校尉,你且带他前来见驾。”
“是!”
温乔接令,便快速朝着姜阳的方向走去,让卫士拿了两人的兵器,搜了两人的身之后,领着两人走了过来。
“臣参见娘娘!”姜阳领着玄霸行礼。
一名宫人从车内出来,双手奉呈刚才落下的大雁。
“冠军侯,这开口雁是你射的?”
姜阳看过去,又拿过大雁,查看起箭杆,找到了自己刻的字,这才说道:“回禀娘娘,正是臣,是正好落到了娘娘的车驾中么?”
程宜箐在车内,听到姜阳的话语,似乎全然不知自己闯下了大祸,反而语调欢快,充满着少年人的朝气与好奇,让她心里有了些想见一见这位少年将种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