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皇上,扶余惧我大汉天威,前年自愿请愿并入玄菟郡,由于周太守事务繁忙,未来得及上报皇上,这是国书,请陛下过目。”荀攸看着刘协说道。
一宦官把国书递给了刘协,刘协却畏畏缩缩的看了看董卓。
“还是我替陛下分忧吧”董卓一把夺过国书说道。
“什么事情能比皇上的事情还大?我看那周尘就是狼子野心,故意不报。”董卓并没有看国书,而是朝荀攸说道。
“回皇上,周太守一直忙于安置百姓,流民,确实事务繁忙”荀攸答道。
“那周尘改军制,铸钱币,改政令,这就是造反。”董卓说道。
“当初周太守因军中杂乱,扶余又近在眼前,不得已简化军制,乃不得已而为之。改政令同样是为了提高百姓的参军积极性,抵抗异族,这些年朝廷可向玄菟增派过军士?若不是百姓踊跃参军,玄菟早已落入异族之手。”荀攸答道。
“那他私铸钱币又如何解释?”董卓问道。
“哼,你铸小钱,致使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白骨于野,周太守铸币乃是稳定物价,心系百姓,有何不可”荀攸冷哼一声说道。
“这些暂且不论,不知扶余的诚意如何?”董卓见说不过荀攸,立即改口问道。
“扶余献上钱财十亿,我已带来。”荀攸答道。
“什么,十亿钱就想了事,那周尘拥兵二十万,居心何在?”董卓又是大怒说道。
前排的年轻文士朝董卓使了个眼色。
“那周尘拥兵二十万,可有此事?”董卓立即改口说道。
“此事乃谣传,扶余投靠时,确实携带十万大军,但是周太守已命其驻守西边,抵御那柯比能,我玄菟郡有五万驻军防御高句丽,故玄菟郡共计拥有驻军十五万。”荀攸答道。
董卓和那文士对视了一眼,见那文士点了点头。随即说道:“既然如此,还请荀主簿在宫中暂住几日,我有事相商。”
当日夜间,董府。
“贤婿今日在朝堂之上为何阻止我?那周尘拥兵二十万,改军衔,铸钱币,改政令,不得不防啊!”董卓坐于案前,对一旁的年轻文士说道。
“父亲大人,那周尘居于山野之地,又和氏族不和,他做的一切对我们而言是好事情。二十万也好,十五万也罢,对我们都无意义。那周尘与公孙瓒有仇,正好可以牵制北平公孙瓒,冀州韩馥等人,我们不但不应与之交恶,反而应该结交,以减轻我们的压力。如今他已灭掉公孙度,打下辽东、乐浪两郡,下一步必是公孙瓒。父亲大人何不卖他个人情,待到我们平定各路诸侯,再用计令其回京,那时怎么处置,还不是父亲大人说了算。”那青年文士说道。
“若是他不回京,又当如何?”董卓问道。
“那岂不正好给了父亲出兵的借口,父亲再以陛下的名义,让诸侯征讨周尘,我们可坐收渔翁之利。”那文士说道。
“好,还是贤婿想的周到,我明日就让皇帝下旨,让他领三郡太守。”董卓说道。
“父亲大人英明”那文士说道。
次日,皇宫。
荀攸让人当众送上了十亿钱财。
“昨晚董公告诉孙朕,周太守忠心可嘉,又有平定扶余、公孙度之功,朕特准周太守领辽东、玄菟、乐浪三处太守之职,钦此。”刘协说道,说完看了看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