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转眼已近十月,皇太孙的册封典礼于九月二十举行,“葛朗台”朱翊钧难得慷慨一把,从内库拨出两万两白银,在皇极门举办了一个“简朴”的仪式。
两万两白银,按照购买力计算差不多相当于后世两千万元,朱由校得知后咋舌不已,在他看来,用这些钱赈济灾民不好吗,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事他觉得真不值。
册立皇太孙自然成了大明朝的“头条新闻”,一时间从贩夫走卒到达官贵人无不热议此事。
朱翊钧则继续推波助澜,以册立皇太孙为由宣布大赦天下,同时免除万历四十八年辽饷,消息迅速向大明各地传去,士绅百姓无不欢腾。
不过这个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还是很慢的,直到八九天之后,才传到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归德府。
归德府睢州城,一座不起眼的宅邸中,一名二十岁左右的年轻男子一路小跑进了内堂,一边跑一边呼喊:“父亲,喜事!喜事啊!”
内堂内一名身穿燕居服的老者见状,脸色不由沉了下来。
待年轻人走近,老者立刻教训道:“你如今也是为人父的人了,还这般冒冒失失,成何体统?!”
年轻男子虽有些不服气,但还是乖乖安分下来,恭敬地对老者行礼道:“父亲的教诲,孩儿记下了。”
老者的脸色这才好看一些,继而问道:“到底是何事,让你大呼小叫的?”
“父亲,孩儿听说皇上册立了皇太孙,同时下诏免了明年的辽饷。”
“哦?”老者似乎有些不大相信,问道:“此事你从何听来?”
“今日路过州衙,已经出了榜文。”
既有榜文,那肯定不会是假的了,老者捋了捋胡须,感叹道:“如此真就是一件喜事了,皇上圣明啊。”
“嘿嘿!”年轻男子坏笑一声,说道:“其实孩儿想说的喜事并不是这一件,而是另一件,且这件喜事与父亲有关,不知父亲想不想听啊?”
老者闻言,立即竖起了眉毛,呵斥道:“没个正经!你且说来,若是今日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定要家法伺候!”
“动不动就家法,我都这么大人了,你也好意思下手?”年轻男子一脸的不满,想来是没少挨家法。
这下老者直接吹胡子瞪眼道:“小子,你是觉得你长大了,还是觉得我老了打不动你了?”
老者说罢,就要伸手来打,年轻男子赶忙后退几步,求饶道:“孩儿错了,父亲莫动气,孩儿这就说。”
“哼!”老者冷哼一声收回手,呵斥道:“快讲!”
“是!我刚看完榜文,正巧遇见太爷(对知州、知县的尊称),他见了我,便将我叫了过去,言皇上已经下旨启用父亲为左中允,教导皇太孙读书,天使不日将抵达睢州传达圣旨,这难道不是喜事吗?”
老者闻言,不禁陷入了沉思。
老者正是赋闲在家二十余年的袁可立,自从赋闲在家,他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期间虽有几次起复的旨意,但都被他以各种理由拒绝了,如今再次被起复,他本能的想拒绝,但听到是负责教导皇太孙读书,他犹豫了。
年轻男子是袁可立之子袁枢,此时见父亲陷入犹豫,出言道:“父亲,孩儿素闻太孙殿下少识书,今陛下令父亲在侧辅佐,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父亲万不可错失如此良机啊!”
袁可立意味深长道:“枢儿,你可知皇太孙今年已经十五岁了?”
袁枢闻言,一时无言以对!
是啊,皇太孙十五岁了,不是五岁小孩子,就算袁可立做了皇太孙的老师,恐怕影响也会非常有限,甚至适得其反,落得个悲惨结局。
“那父亲此番还是打算推辞不受吗?”
“不!”袁可立摇摇头,神色坚定道:“为父决定应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