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臣以为京察快则半年月,慢则一载,两个月时间是万万不够的。”
“两个半月!”
“八个月!”
“五十天!”
“七个半月!”
。。。。。。
双方经过十余天的“友好交流”,最终达成妥协,五个月必须完成京察。
人选上,朱由校将右佥都御史周应秋、吏部右侍郎杨维桓两人塞入了“京察主席团”,用以掣肘吏部尚书赵南星为代表的东林党集团。
朱由校自觉自己很聪明,可惜他还是不了解赵南星。
这位刚刚接替张问达出任吏部尚书的赵南星可不是一般人物,早在三十年前,他就曾公开声称京察是“君子疾邪,小人报怨”的时机,是一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较量,而那一年是万历二十一年。
当时,赵南星还只是个吏部考功司郎中,但就是这个小小的郎中,狠狠的排挤了一批非东林党人,那次京察也被视为是东林党崛起的标志。
赵南星曾把京察解释为“君子”和“小人”之争,这其实也代表了东林党的一贯风格,那就是对人不对事,评价官员好坏,政务能力怎么样不管,只要认可东林理学思想的,就是君子,反之,就是小人,把行政考核的重点,变成了考核道德标准。
而道德标准,也不是什么不贪污不腐败等公认的官员操守,而是要以东林党所解释的理学思想来衡量,简单来说就是东林党是道德高尚的君子,凡是不同意东林党主张的就是小人,这摆明了就是把京察变成了党争的工具。
现在,三十年过去了,赵南星从一个小小的郎中变成了吏部尚书,其能量可想而知,朱由校自以为自己能限制住赵南星,但事实证明,他这是彻底低估了赵南星的战斗力!
京察的事情定下来之后,朱由校又开始忙着一年一度的年底联谊会,这一次,他邀请了更多的“友邦”前来“共商大计”。
北京城一下子又成了异邦人云集的“国际大都市”,街上满是操着各国语言的外国人,商贩们个个也跟着挣得盆满钵满,北京城各处都洋溢着欢快的气息。
不过南台可没有什么欢快的气氛,东蒙古草原几个头人正云集在此,纷纷向朱由校诉说他们这一年被后金的欺凌之苦。
最惨的还是内喀尔喀五部,先是老努借口内喀尔喀部既与后金结盟,却又阳奉阴违支持与后金对抗的林丹巴图尔,要求内喀尔喀断绝与林丹巴图尔的关系,同时命五部首领亲自前往辽阳谢罪!
这自然遭到内喀尔喀五部上层的反对,老努于是威胁要对内喀尔喀五部发动惩罚性攻击。
五部盟主卓里克图得知情况亲自去求林丹巴图尔,希望一起应对,但林丹巴图尔如今自身难保,遂拒绝了卓里克图的请求。
卓里克图发动关系,数次向林丹巴图尔求救,但均遭林丹巴图尔的拒绝,心灰意冷之下,只好独自返回内喀尔喀,将结果告知了各部。
这下内喀尔喀五部算是炸了锅了,一直对后金持强硬态度的扎鲁特部台吉昂安主张聚齐五部青壮,与后金军血战到底。
卓里克图虽然也是强硬派,但却没有昂安那样冲动,他主张一面遣使赴辽阳拖住奴尔哈赤,一面继续寻求支援,他的提议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
当然,除了上面这两种人,还有一种人,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叛逃,比如拉巴什希布、索诺木、莽果等人,他们直接率领所属牧民直奔辽阳而去,让本就实力大减的内喀尔喀五部雪上加霜。
一下子损失了近两成的部众,卓里克图直接吐了一口老血,差点没就此归西。
思来想去,卓里克图决定向大明求援,本来他打算亲自来的,但由于他身体抱恙,于是再次派昂安来到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