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朱纯臣和安邦彦的图谋,朱由校一点防备都没有,此时他还在跟官员们斗智斗勇。
南直隶十六府四州(调整后数量)现如今不到一半还有主官,若不是朱由校担心再抓下去会出乱子,恐怕很多府州都要处于无政府状态了。
不仅仅是南直隶,其他布政司也开始有官员被抓,有些不干净的官员由于担心被抓,竟然选择自杀,整个大明官场陷入了大地震。
如此情形,在京的大臣们坐不住了,一些还在回避的官员也不管回避不回避了,纷纷上疏要求朱由校停止“胡闹”,这其中尤以东林党成员言辞最为激烈,他们这一次可谓损失惨重,只一个南直隶,就有三十多名东林党官员被抓。
朱由校可不管这些,他让施凤来领导的报社和宋献策领导的“复兴社”在全国各地大造舆论声势,把那些被抓官员批烂、批臭。
不得不说,控制了舆论就是不一样,一开始还有不少官员替那些被抓官员说话,但随着那些被抓官员的各种黑料被曝光,百姓们无不纷纷叫好,这下谁也不敢出声了,没人想被家乡父老戳脊梁骨。
然而文官集团又怎会轻易罢休,他们迅速调整方向,放弃了那些棋子,开始抱团与朱由校对抗起来,准备让朱由校的新政执行不下去。
朱由校知道这一场较量绝不能服软,如果他服软,接下来什么新政都别想实行了!
朱由校决定“大开杀戒”!
四月十一,内阁首辅刘一燝被迫致仕,老好人何宗彦晋升首辅,袁可立跻身次辅,韩爌屈居第三,第四顾秉谦。
同日,郭允厚以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的身份正式入阁,由此,帝党控制了内阁。
时隔两天,朱由校又下诏孙传庭巡按淮、扬;朱童蒙巡按江西;霍维华巡按河南,这三地正是反对丁税上缴最激烈的三地,朱由校派出三名帝党成员,也是为了震慑当地官员。
四月十五,朱由校再次下诏,设立内务部,凡优抚救济、户政、行政区划、民工动员等工作全部划归内务部,第一任内务部尚书由洪承畴出任,下设六司。
内务部的设立把传统六部的权力剥离了很多,尤其是户部损失最为严重,户部尚书张经世自然是要上疏抗议,朱由校也不客气,直接改户部为财政部,限定其职责为赋税征收、国库仓场管理,以及编制财政预算。
张经世这一折腾,把铸币权也跟搞丢了,老张气的差点吐血,直接上疏致仕。
朱由校“从善如流”,批准了张经世致仕,改由毕自严出任财政部尚书,毕自严自“天津刺杀案”之后就成了朱由校的“马仔”,他又怎么会反对朱由校呢。
朱由校也退了一步,又把铸币权还给了财政部,他倒是想不还,可惜现在成立中央银行的条件还不具备,货币发行的事还只能由原来户部那帮人来做。
搞定了户部,朱由校再次下诏,宣布成立皇家陆军军官学校和皇家海军军官学校,毕业学员赐武举同等功名,同时罢武举,凡现役将士和有志青年均可报名。
军官学校的事,朱由校自打泰西学院成立就开始了筹划,先是偷摸挂了一个武备学堂,如今武备学堂第一批速成班毕业生顺利毕业,该摸索的也摸索了一遍,军官学校的成立水到渠成。
自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皇帝就很难掌握兵权,明武宗朱厚照死的不明不白,后世很多人怀疑跟他想夺回兵权有关。虽然朱由校对此半信半疑,但他还是很谨慎的,三年时间,一点点淘汰京营,又在新军安插心腹,如今终于有了一支可以掌控的军队。
新军目前是六镇七万多人,人数并不多,甚至不如宣大总督掌控的兵力,这也是文官集团还能容忍朱由校的原因,如今朱由校突然要搞什么军官学校,这下可就捅了马蜂窝了。
武备学堂的事朝中大臣也不是不知道,那里面培养出来的可都是“忠君爱国的榜样”,如今朱由校罢武举搞学校,摆明了就是要把武备学堂那一套扩大到全国军队之中,这还得了!
文官集团就是靠掌控兵权,才能左右朝政,没了兵权,跟待宰的羔羊什么两样?!为何朱元璋时期杀的人头滚滚都没人敢吱声,是朱元璋威望高?那是扯淡,在文人眼中,朱元璋不过一个农村来的臭要饭的,有个屁的威望,他们畏惧的不是朱元璋的威望,畏惧的是朱元璋手下的淮西将军们。
除了底层老百姓,大明朝没几个人想回到朱元璋时代,你朱由校想做朱元璋,那对不起,别怪我们心狠!
铺天盖地的反对奏疏送到了司礼监,上疏的不仅有文官,还有勋贵、武将,这就很露骨了,相当于赤裸裸地威胁。
朱由校依旧没有服软,但他也加强了安全防范,三位后妃全部接到了南台,卢象升和周遇吉带着四千精锐进驻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