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李建成能有他这般度量,弟弟李世民未必会把事情做的如此决绝。
“高煦,你说的事情,立下的功劳,大哥都认可。”
“如你所说,做皇帝,凭功而论,大哥确实不如你有资格。”
“但掌控天下,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倘若出点问题,天下大乱,兵锋再起。”
“百姓,乃至后世人都会指着咱们老朱家骂的。列祖列宗也会跟着咱们挨骂,包括我们的后辈,也会永远抬不起头,你明白吗?”
做个好皇帝,让天下人都吃上饭,这是朱高炽的理想。
在他看来,这个理想只有他能实现,三个弟弟,包括老四朱高爔,都是好战之辈。
做了皇帝,大概率会像老爷子一样,年年用兵四处征战。
兴百姓苦,衰百姓苦,这不是说说的。
朱高煦盯着大哥,冷声笑道:“老大,你别跟我来这套,我还没做皇帝呢,你怎么知道我就比不上你?”
“老二,你觉得如今的大明如何,是否算的上繁荣昌盛?”
突然的问题,令朱高煦一愣,沉默片刻,他还是如实回答。
“老爷子兵锋所指,敌人皆俯首称臣,安南,草原,都臣服大明。”
“派遣郑和下西洋,和海外诸国建立邦交。又着令编撰永乐大典,天下安稳,四海升平,当然算的上繁荣昌盛。”
朱高煦没有吹捧老爷子的意思,实话实说。
对于这些话,朱高爔也非常认同,永乐称做大帝,不是没理由的。
端坐的朱棣听到这番话,脸上也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他确实已经做的很好了。
只有朱高炽神色凝重,无比沉默。
“二弟,你说的不错,但不完全对,如今的大明朝不差,可也不算昌盛。”
此话出口,瞬间吸引三人的目光,都看向朱高炽,不明白他这番话是啥意思。
这不是明着打老爷子的脸吗?
疯了,会说这样的话?
“你们跟着父皇征战,都没看过各地送上来的折子。”
“奏折大部分都由我批阅,我今日跟你们细说几句。”
“去年,南昌大旱,朝廷拨赈灾银一百万两,这是去年国库能调动的所有银两。”
“区区百万两,在大灾面前形同虚设,百姓流离失所,逃荒途中不知死了多少人。”
朱高煦皱着眉头,反驳道:“不可能,朝廷一年赋税,几千万两,怎么会拿不出银子?”
朱棣也看了过来,他也觉得,不应该拿不出钱。
除非,太子贪污了!
“对,一年确实有几千万的赋税,可你们知道用的银子有多少吗?”
“单单修永乐大典就用了一千万两,出兵草原,封赏,给死去的将士们的抚恤金,粮草辎重,这又用去了千万两。”
“郑和下西洋,黄河水患,山东匪患,这哪一件不要银子?”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这么多年,朱高炽精打细算,才勉强维持大明皇朝的运转。
不是说大明穷,而是皇帝太善战,遇事就用强硬手段解决。
打仗是最烧钱的事,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