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办呢?
朱瞻基皱着眉头,脑海中不断浮现洪熙皇帝的身影,想着他曾经处理政事的样子。
“爹,你论打仗不如几位叔叔,手里也没兵权,却能坐稳天下。”
“四叔带兵过来帮助不假,可文武百官都支持你。”
“三大营的将士,也愿意扶助您登基。儿子,到底差在哪里?”
一个个疑问在心中浮现,朱瞻基努力寻找着答案。
记忆在往前,他想起了某些传闻。
曾经洪熙皇帝,抱着儿子登上城墙,戍守北平。
朱瞻基皱着的眉头,突然舒展开来,朗声大笑道:“明白了,儿子明白了!!”
洪熙皇帝虽然不善打仗,可并不代表他没打过仗。
虽说朱瞻基也曾跟随太宗出征,但那就是太孙去军中体验生活。
没有与将士们同生共死的情意。
为何皇帝手握三大营,大明五十万精锐,却不能动三个藩王。
全然因为他的叔叔们,曾与三大营的将士们有过命的交情。
皇上的圣旨重要,生死交情也重要。
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大营不能完全调动,自然奈何不了三大藩王。
“倘若朕也与将士们有过命的交情,再加上圣旨。三大营五十万大军,会选择谁?”
朱瞻基呼吸急促,他越想越觉得正确,眼界心胸瞬间打开,想到了该怎么重掌大权。
历史上,那个英明的好圣孙,大名鼎鼎的宣德皇帝从不昏庸。
他只是需要时间成长。
如今,朱瞻基的身形与史书中的宣德帝,逐渐重合。
开创仁宣之治的皇帝,怎么可能会是受人摆布的笼中之鸟。
“快快快,通知百官,明日起早奉天殿议事!!!”
第二日,百官走进奉天殿,朱高爔也站在金台上,原本会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早朝。
可朱瞻基接下来的话,每一句都犹如重磅炸弹,在所有人心中炸响。
“各位,今日朕要说两件事。”
“第一,朕要率十万大军,御驾亲征漠北草原,做太宗皇帝曾经做过的事,完成他老人家未尽的北伐大志!”
当年,太宗病逝榆木川,明军撤兵,第五次北伐并不能算成功。
“什么,这…”
百官瞪大眼睛,不敢相信,好端端又要出兵草原?
一旁的朱高爔也愣住了,即便要打仗,有他,有二哥,三哥,也轮不到皇帝亲征啊!
“第二件事,朕亲征期间,朝政由辅政王全权治理!”
又是一个重磅消息抛出。
二人不合的消息传了许久,朱瞻基的这个决定,在旁人看来简直是自掘坟墓。
倘若趁着他亲征期间,朱高爔要有异心,可随时称帝。
当然,真要这么做了,肯定骂名不断。
但还有一种可能,皇帝死在战场上,那朱高爔就能名真言顺的登基称帝。
战场凶险至极,稍有不慎都可能会丢掉性命, 这种可能性很大。
具体参照瓦剌留学生。
不得不说,朱瞻基魄力十足,在进行一场豪赌。
活着回来,便集中权力,成为真正的皇帝。
要是死了,那就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