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守火车站的日军虽然有一个中队,但庞龙所带的警卫营,是刘三九部下最精英的士兵,这500人都是刘三九在训练中亲自挑选出来的。庞龙采取了三面包抄,将日军团团围住,失去了工事的日军只能被动挨打。
警卫营的战士,一顿手榴弹雨过后,日军不死便伤,很快便全歼了车站上的日军。
整个战斗很快结束,榆树一个团的伪军,除少部分被击毙,大部缴械投降。
刘三九将伪军就地遣散,还有一部分愿意反正自愿跟随刘三九继续抗日的伪军,刘三九全部接纳。
日军的两个中队,除一个中队的日军困守在油坊大院里,被打死打伤十几人后再不敢出来外,另一个守在火车站一个中队的日军如数被消灭。
缴获了大量的枪支弹药和物资。除一些重武器外,其它的枪支弹药全部让张永山率领的八大队拉回去,张永山的八大队也因此一战,被全部武装了起来。
被封锁在日军司令部里的一个中队的日军,眼看着刘三九将榆树洗劫一空,只能忍气吞声地困守在大院里,等人去营空才敢出来收拾残局。
日本人在东北燃起战火的初期,在塔城这片土地上,抗日联合军与日军进行了多次作战,消灭了大量的日军,而这批日军正是日军精锐之精锐之师,且装备和战斗力都是日军最精悍的部队—关东军。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的辉煌战绩并未写入中国的抗战史,也不被当时关内的国人所知晓。
也许,因为他们既不属于国民党也不属于共产党,而是一支由原东北军和地方武装以及民间抗日志士组成的一支无政府军,他们的归属很难界定。
但在这支军队中孕育着一支强大的力量,也是此后载入中国抗战史中东北抗联的火种—共产党。
驻塔城日军司令部里,旅团长依田此时是欲哭无泪,惨白的脸上没有一点血色。
刘三九突然袭击了榆树,让他感到极为震惊,他万万没有想到刘三九会突然来这么一手,一次让他损失了日军的一个中队和一个团的伪军。
更让依田费解的是,刘三九五卡斯惨败后,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重整旗鼓,不仅袭击了自己的后方,而且这仗打的干净利索,让他对刘三九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恐惧。
自从他第一次进入塔城那天起。“刘三九”这三个字,就像一把烧红的烙铁吱吱拉拉地烙在他的心口上。
关东军进入塔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刘三九曾连续两次对榆树火车站发起强大的攻击,又大举攻占五卡斯,现在又把榆树折腾个底朝天。
这是他进入东北后所遇到的最顽强的对手,他既憎恨又惧怕,同时心里还不免有些许敬佩。
面对如此伤亡,依田不得不亲自到哈尔滨去向第二师团长多门二郎请罪。
他把部队在塔城遭到支那部队几次袭击的情况和刘三九如何狡猾、战斗力如何强大,夸大其词地汇报了一番。
“刘三九?”多门二郎不断的重复着这个名字。
依田的苦心没有白费,多门二郎涨怒的脸色渐渐的恢复了平静,紧绷的脸慢慢松弛下来,并将刘三九这三个字写在了纸上。
事实上,在塔城这座古城,刘三九的名字本身就是战斗力。刘三九三个字不但在塔城百姓心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而且,他也征服了一些抗日爱国将士的心。
多门二郎沉思许久才最后做出了决定。不过他的决定却让依田和一众将佐们意想不到。
多门二郎指出:“中国之大,绝非武力之能及,一味用兵不是上策,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上策。
对敢于与大日本关东军负隅顽抗的支那武装要坚决给以武力征服。而对刘三九其人应予以争取,他的影响对巩固吉东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战争是必要的,但最终是统治。
多门的想法显然是正确的,具有深谋远虑的战略眼光。
不过他想不到的是,他所面对的是刘三九,一个誓死不会抛弃民族利益的勇者。
依田虽然对多门师团长的想法不满,但不得不降心俯首唯命是从,服从他的这一决定。
最后,多门师团长特意派小林万太郎大佐与依田一同前往,协助依田安定危局,固守塔城。
小林万太郎乃皇族子嗣,身份十分显贵,虽然年龄不大却已身居大佐之位,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便主动要求到关东军服役。
多门二郎虽然身居师团长,但对小林万太郎也是相敬如宾,小心呵护,不敢有半点闪失。
多门二郎十分严肃地交待依田。小林万太郎大佐乃天皇陛下的子嗣,英武高略,精力旺盛。你必须要保证小林万太郎的安全,不得出现任何问题,这是关东军最高司令部的托喻。
听了多门二郎的训话,依田两脚靠拢不住的点头。
“我一定会保护好小林大佐的安全!”
依田虽然满口答应,但心里却是一阵叫苦。
这哪儿是协助自己稳定塔城局面,这是交到自己手上一个小祖宗啊,因为他根本不敢保证小林大佐的绝对安全。
依田带着小林万太郎回到塔城,心里十分郁闷。
多门所提出的对刘三九采取的怀柔对策,依田心里十分不满,但自己又能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