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谢耀祖搭话,刘牧之继续道:“如今形势,对谢太守来说,可是个大好的机会,今日发生的事,能不破自解,不仅朝廷不会追究你的责任,还会有一个升迁的机会,就看太守大人能不能把握住了。”
一听有升迁机会,谢耀祖脸上有了喜色,桓家若肯帮他,升迁那也是说话间的事。虽然现在还是一头雾水,不明白眼前桓襄的用意,但那已经不重要了。
谢耀祖态度更加恭敬,向刘牧之道:“在下愚钝,请三公子明示。”
刘牧之也不客气,他扮演桓家公子的目的就是要将祸水、将可能发生的战争引向别处。
“刚才已经说了,太守大人如果想将丢失的稻子找出来,真的很难,暂且不管是谁,他们既然敢连夜收割,必然是做了万全的准备,稻子到了他们手里,接下来的流程就是脱粒、晾晒、收仓,只要是一脱粒,然后将稻杆付之一炬,谢大人还能找得到么?”
谢耀祖点点头,算是默认了刘牧之的说法。
“所以,我觉得谢大人接下来行动的重点,不应该放在查找稻子上,而是要找一个人、一股势力,顺理成章的将稻子丢失的事件嫁祸给他,然后装腔作势的出兵征讨,这样向朝廷也有个交代,不是么?”
听完刘牧之的分析,谢耀祖恍然大悟似得,高兴的说道:“下官明白了,那就不用考虑,更不用选了,就宁镇山上那伙土匪再合适不过了,他们与下官素有仇怨,等我禀明朝廷,发大军前来荡平这个山寨,活捉了那山寨匪首刘牧之,将他凌迟或炮烙,以消我心头之恨。”
诶,诶,不对呀,刘牧之本来是要将祸水东引的,怎么说着说着,说到自己身上来了。再说,谢耀祖对自己有这么大仇恨吗?还要将自己凌迟或炮烙了,要不是这会寡不敌众,不能暴露,刘牧之非得先把谢耀祖给嘎了,不给他留任何报复自己的机会。
遂又不动声色的劝道:“谢太守,你选这个人,这股势力,他得有足够的人、足够的装备,能一夜之间将近三百亩稻田收割的颗粒不剩。枫林寨这个土匪据点,离京城不远,我也素有耳闻,他们不过百十人而已,他们可没这个能力,讲出来上峰也不会信服。”
“那依三公子的意思是?”谢耀祖问道。
刘牧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往前走了几步,抬眼向北看去,思考片刻,叹道:“近日朝廷得报,中原地区灾荒连连,老百姓食不果腹,他们军队的粮草更是没有着落,故此,江北的敌军蠢蠢欲动,已经趁夜数次过江犯我边境,抢我粮草,掳我百姓。”
江北屡屡有人过江,谢耀祖是知道的,老百姓为了存活,不得已冒着被长江淹没的风险、冒着被官兵抓住打死的风险,渡江来到南岸,不过,这都是老百姓的行为,他还没有听说对岸官府或军队的人敢这样明目张胆大规模渡江的。
谢耀祖心中一惊,自己守着长江而不自知,如果确如桓襄所言,自己至少得被治个失察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