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多久没全村开会了,不过还是快速吃完了饭往操场赶来。
冬天的天黑得很早,这才刚刚七点,天就开始有些看不清路了,而操场这边一颗昏黄的灯光还亮着,这是在水厂那边接过来的电线。
“今天早上办事处那边让我去开会了,开会的目的就是扩建学习,与适龄儿童需要去上学。
你们也别跟我说什么家里活干不完,需要孩子在家帮忙干活的话题,也别跟我哭穷说负担大养不起。
咱们村可是出了两个大学生,马上就要开始工作的大学生,而且都是女孩子,小姑李梅与李敏都是咱们村走出去的大学生。
孩子上学有什么好处我也不多说了,就像你们拉菜去码头那边拌着手指脚趾都算不清自己应该拿多少钱一个道理。
仓库那边需要什么蔬菜贴在村口你们也是两眼一抹黑,
为什么?
就是因为你们是睁眼瞎,不想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就送去上学。
家里如今收入也不低,要是再走出一个大学生来,那祖坟都得冒青烟。”
李明海拿着话筒朗声说道。
“祖坟冒青烟不是被点着了吗?”
一名年轻人开玩笑道。
顿时李明海脸一黑,走向年轻人就是一拳。
“老子说正事呢,你在这嬉皮笑脸的,扁担倒了都不知道是个一字,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箩筐,你还好意思笑。”
李明海说了年轻人几句后又走回台上。
对于上学众人是真的记在了心里,仓库那边每个月需要什么蔬菜,哪一种蔬菜价格高一些他们还真不认识。
每次都得请李永丽或者读过书的老人帮忙读一下,给他们发的宣传手册都拿去当厕所纸了。
后来知道那些宣传册重要后,又厚着脸皮去码头再要一份。
至于李明海说大学生这个话题,除了少部分几家人,一般人觉得上完初中就行了。
“建学校关咱们什么事?”
张大山看向李明海问道。
“当然不关你家的事,你家又没有适龄儿童需要上学。”
李明海白了张大山一眼道。
一句话把张大山噎个半死,到了他这个年纪的人基本都有孙子孙女了,可张虎不但是残疾了,而且名声也不好,家里没钱就是想娶媳妇都难。
原本那些人听到是李家村脸上的笑容瞬间就灿烂了,可一听是张大山家,顿时头摇得比拨浪鼓还厉害。
如今农村没事就喜欢走乡蹿镇的说闲话,尤其没有什么娱乐的这个时期,李家村家里这些媳妇一回娘家就把村里发生的大事小情一股脑全讲了出去。
张大山一家名声都臭到隔壁县了。
众人听到这话笑得特别的开心,没想到自己族长居然这么幽默。
“建学校是大家的事,镇里也没有多少钱补贴,为了咱们孩子上学有个好点的环境,建学校差的钱大家一家补一点。
办事处那边算了一下补得也不多,一家最多十几块钱。”
李明海接着说起了正事。
“为什么要补那么多?”
众人不解的看向李明海。
要知道一大队人家可不少,一家十几块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