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常明带着自己建筑队的兄弟每天在工地上忙碌着,许酒开的伙食和工钱都很不错,大家对几个院子都很上心,不过半个月,几个小院子的大致框架便出来了。
几个院子离的不远,都是一样的布局,青砖青瓦加上杏花村这边的木架结构,算得上是杏花村很好的房子了。
村里人来看热闹,感叹道:“这读书是有用哈,听说这院子都是给族学夫子准备的,这么好的房子,也不知道我这辈子有没有机会住上了。”
“你们家成才不是学的挺好的吗?等他出息了,你还能少了好院子住。”
“那谁说得准,你看英婶,儿子那样出息,但人家就在县里住着,父母都留在村里,一年到头也没见回来,上次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还急匆匆的走了,说什么乡下蚊子多,孩子受不了。”
“这养儿子不就是这样吗?谁能保证个个孝顺,所以啊,还是得多生儿子,免得晚年没个依靠。”
“谁说不是呢,要是只有一个儿子,还不孝顺,那老了不跟泡在黄莲里一样,死了都没人知道。”
话题不知不觉的歪了,许酒送了一桶解暑茶过来,听几个叔伯说这院子四周适合种些什么树,哪里能买到好苗子,见许酒听的认真,这话就说个不停。
“行了行了,你说这么多,她又不搞这个。”一个年轻些的叔叔喝了茶,笑骂道。
那人笑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不准阿酒就是个搞建筑的好苗子呢,我听常明哥说阿酒把他那套工具用的顺的很,会做不少小玩意。”
“你瞧瞧常明哥舍不舍得他家姑娘风吹日晒的,阿酒,快早些回去,这工地上灰大又晒,回头你阿爹看见了,该心疼了。”
几人打趣道:“这要当爹了是不一样哈。”
许酒跟人道了别,才慢悠悠的回去,前些日子下了雨,路边长了不少野菜,许酒挑着嫩的,时不时弯腰掐一点,到家已经够拌一碟子的。
许知沐来了信,说自己拜了师父,师父觉得自己的基础很扎实了,准备带自己出去游历,在游历中学习,问家里的意见。
许家阿爷沉默半晌,才道:“让他路上小心,注意身体。”
许常明也叮嘱了几句,柳氏和许家阿奶见状,沉默着去收拾东西,尽管知道许知沐出门也带不上这些,两人总觉得要做些什么才安心。
许知沐那里许酒准备的东西很多,许酒想了想,也没什么需要补充的,便去书房总结了看过的游记,写了厚厚一叠出行攻略,尤其是许知沐提到的那条路线,许酒写的十分详细,保证他能欣赏到最多的美景,又能吃到最多的美食,咳,学到最多的知识才对。
第二日许酒去镇上找人送信和柳氏婆媳准备的包裹,送完转头便瞧见了许常乐一家,正在码头租马车,要回杏花村。
许酒看她们大包小包的东西堆了一地,李坤然比上次见沧桑了许多,整个人仿佛失去了人生目标一般,很是颓废。
许常乐倒是还好,身上的衣裳依然精致,头上的首饰也是很好的材质,只是款式有些老了,两个小的孩子依偎在许常乐身侧。
李萱萱忙前忙后的找车,谈价格,抬眼看见许酒,愣了一下,才过来招呼道:“阿酒表妹。”
许酒应了,又跟许常乐和李坤然打了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