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我们直接用这些土铺一条路,人力拉过去就行。”
朱由校虽然不明白秦始皇为什么要询问这么一个问题。
但既然人家问了,朱由校也就如实的做了说明。
“那这个行进的速度怎么样?”
秦始皇追问道。
“把那些泥土垫在战船的下面,只能减少战船和地面的摩擦。”
“对于战船的移动速度而言,作用并不是很大。”
“毕竟我们的战船太大了。”
就在刚才朱元璋进入了殖民时代后,朱元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造了一个造船厂。
因为有了这个造船厂,本以为他们的造船速度会提升许多。
却不曾想造船厂的那些战船都比他们打造的还要小,更别说满足郑和的要求了。
“按照你的介绍,这确实可以将战船运到湖里去。”
“可到了战时,战船的这个移动速度根本赶不上战争的需要。”
“你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加快战船的移动速度。”
听了朱由校的解说,王莽知道,以他们移动战船的方法,战船还没有进入大海呢,就会被敌军击碎了。
如果这样,大部分负责拉船的老百姓也会被炸死的。
“始皇,太祖。”
“那你们为什不建造一些小型战船来牵制敌军。”
“再让大型战船慢慢入海呢?”
听了王莽的说辞,朱由校不解的询问道。
听朱由校这么说,这让朱元璋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办法。
这样一来,完全可以为大船下海赢得时间。
可谓一举两得。
“这不就是拿我种花家的海军当炮灰吗?”
此时的朱元璋虽然在内心里赞同了朱由校的说辞。
却没有发表什么态度。
而是在等待秦始皇发表他的态度。
却不曾想秦始皇听了朱由校的建议后,会说出这样的话语。
“我觉得始皇说的没错。”
“目前为止,我们就这么一个人工湖。”
“利用这个人工湖,我们训练出来的海军数量是非常有限的。”
“那么问题来了。”
“对于那些小型战船,我们是派谁去?”
“派训练好的海军去。”
“一旦遭遇到了重大损失。”
“那这些大型战船由谁来驾驶个作战。”
“如果派一些不懂海战的军士去,那就是送死。”
“甚至于还会影响我种花家战船下海的计划。”
对于秦始皇的反问,王莽站出来解释说明道。
“不过朕觉得朱由校的这个办法也不错。”
“我们可以作为备用方案来实施。”
“但在此之前,我们还的寻找一个解决的办法才行。”
此时的秦始皇也不想打击朱由校的积极性,故而给予鼓励道。
听秦始皇和王莽两个人这样说,这让溥仪有些疑惑。
明明此前已经想好了对策,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