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内心也渐渐开始偏向了朱瞻离这边。
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但遇到这种事情全都是应该要做的事情。
生在皇室,要么泯然众人矣。
岁月如梭。
转眼间又是一年的时间过去了。
朱瞻离今年已经五半了,接近六岁。
这一年的时间里,朱棣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
因为英国公亲自率领的边疆大军已经频繁在和北方靼子之间不断产生矛盾。
每隔一周都是一道道紧急军令被传回了北京。
因为这几年频频都是旱灾,地里边的庄稼那是颗粒无收,情况非常严峻。
动不动都有可能直接爆发大战。
对于现在着急发展以改变民生的大明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利之事。
所以。
这段时间以来。
朱棣那是非常头疼。
朱瞻离倒是落得清闲,几天时间里面,不是去看书,就是陪伴在皇爷爷朱棣身边批阅奏折。
这一天。
朱瞻离按照往常的照例陪着朱棣一起分析奏折上面的政务。
突然。
解缙走上前去,拱手相敬道:“皇上,汉王求见!他在外边已经跪了一个时辰了,只为见皇上一面。”
朱棣抬起头略微扫了一眼。
如果今天不是这位解大学士的呼唤,恐怕他朱棣都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好一年都没有见过自己的儿子,汉王朱高煦了。
对于这个长得很像自己的儿子,朱棣还是非常喜欢的。
只是啊,他是一位皇帝,没有办法去把这种爱意表现在心头之上。
朱棣想让汉王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干什么,什么时候不应该干什么。
如果想不明白,还要反而去埋怨于他。
那么说明,汉王已经是彻底没救了。
“行了行了,让他进来吧。”
朱棣摆了摆手,毫不在意的说道。
“是。”解缙见状,连忙朝着门外走去。
外边的汉王爷看到解缙后,兴喜若狂的从地上站起身来,一脸毛毛躁躁的问道:“解先生,老爹他愿意见我了吗?”
也许是老朱家的优良血脉传统。
每一代的朱家人,总是喜欢叫自家父皇为老爹,除非是在重要事情之下,才会叫皇上,其余私底下全是叫的老爹。
比起其他朝代,或许更多了一分人情味。
看到朱高煦露出这种表情,解缙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跟错人了。
不禁叹了一口气说道:“皇上召见汉王,在皇上面前,汉王请切记,千万不能胡言乱语,少说多做,言多必失!”
谁知朱高煦一脸不耐烦的说道:“哎呀,本王知道了,解先生这话都不知道说了多少次,本王的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
事实已经证明,到了关键问题来的时候,直接把之前最重要的一点给忘掉了,那么说明这个人已经算是完了,没有救了。
随后朱高煦就大摇大摆的朝着朱棣的御书房走去。
看到这一幕的解缙使劲的在摇头。
朽木不可雕也,似乎都不用去想,这一次这小子肯定是已经没救了。
但朱高煦心里不是这样想的。
他觉得老爹肯定还是像以前那样,好说话,拿着以前那种态度进去就可以了。
不用太过于拘谨。
都大老粗了这么多年,一时之间,怎么可能在短时间里面改变。
那反而是显得太过于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