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成后,朱瞻离也放心了不少。
如果完成这个任务,估计距离打造仙秦也会越来越快,不会慢多少。
如今大明的科举制度,虽然和未来二十一世纪是越来越接近。
可实际上还是有所偏差。
这个时代科举,是按照八股文取士。
童生,秀才,举人,进士。
这便是科举所分出来的等级。
死读书出来的朝臣,都是一些理想主义者。
事实和理想完全是两回事。
理想主义者只需要动动嘴巴,然后下面的一众朝臣就得跑断大腿。
这是本质上的问题。
“能文能干实事,才是科举真正的目的性,大明的科举过于禁锢朝臣的思想。
让他们学习礼仪和圣人之言,不过只是一时应付,事实并不可能永远坚持下去。
瞻离以为,若是想找到真正实干的朝臣,科举的八股文考试,应该放宽,并不应该实行严格的死板的文之优秀,取之。
应在八股文的基础之上,再加上一些其他的科目,例如实践,或者是以及其他方面所需要的人才,进行科目取之。”
过了一会儿,朱瞻离把自己的见解也给说了出来。
这种观点,也让朱棣有了一点不解。
“小瞻离,固然科举有弊端,可是若是设立了其他科目,那不是更加加大了科举的难度,这样重新设立的科举,那还有什么意义?”
皱了皱眉头的朱棣,觉得孙儿这个思想,有些不对。
因为自古以来,科举就已经被设立为国家大事。
若是随意更改科举,肯定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天下百姓,恐怕有大部分人也会难以接受,读了半辈子书的人,为的就是考取功名。
这么一句话,就改变了他们的考试根本,怎么能不让人愤怒?
“皇爷爷,您应该没有巡视过民间吧?”
朱瞻离没有再回答这个问题。
想让一个人明白某些事情,其实只需要亲身经历一次就够了。
若是伟大的永乐大帝,易容之后,参加一次科举。
会不会有所改变?
他想,应该会吧。
天下人,都在拼命的念书,为的就是一个仕途,圣人之言,哪有什么约束力。
八股文取士,其实本质就是选取一些品格优秀的人才,来为朝廷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