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朝廷大臣喋喋不休,没有争辩出一个好的答案。
导致现在的朱棣头疼不已,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也按照古制?
也用状元,会元来定?
“爷爷,状元也分科,这并无太大的差别,只是各有所长,所有所短。”
朱瞻离笑着说道:“何必分高下,只是走仕途的状元或许会从心里看不起商科和工科状元,只是这又有什么关系?一样是为朝廷办事。”
“既然如此,那便这样办吧。”
闻言,朱棣点了点头。
眼下没有什么好办法。
“嘎吱——”
大门被小心翼翼的推开。
“皇上,原卷已经取来!”
张璘恭敬的说道。
朱棣接过试卷,摊开一看,里面整齐的文字映入眼底。
李寒,籍贯南京人,年仅十八岁,出身寒门。
“好一个寒门贵子,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仅仅十八岁这是何等的天才。”
朱棣大喜,心中最后一丝顾虑被消散。
这样的人才,被授予状元郎,才不会有失名声。
“十八岁?皇上,莫非是在开老臣的玩笑?”
张璘顿时一愣。
才华横溢,才华横溢啊!
从大明开国到现在,也没有这样的人才吧?
十八岁就走完了常人几十年才能渡过的难关。
“李寒?莫非是那个几年前的南京神童?”
张璘心中一惊。
三年前,一位神童横空出世,考取了举人功名,名字也叫李寒,而且不是简单的高中。
而是解元!
只是当时张璘不掌南京的实权,导致错过了见这个小天才一面。
想来就感慨万分,到了告老还乡之前,还能够亲自主持一场科举,见证三元及第的文曲星再世!
解元,会元,状元,三元及第且岁数不过及冠之年,真令人震撼。
“皇上,这位李寒,老臣略知一二,他曾是三年前拿下解元的天才神童。”
“解元?”
朱棣也微微一愣,仰天长叹道:“笑那解缙不过是被朕当做内阁首辅几年,便不知自己姓什么了,你来给朕说说这位李寒的事迹。”
“李家是南京一个偏远小县城的没落贵族,这位李寒从小就异于常人,十岁时河里打捞鱼贩卖以渡平常生活,十二岁通过童生考试,十三岁考取秀才,十五岁考取举人,然今十八岁,参加现今新式科举靠手!”
此话宛如讲解一个人的传奇,从出生起就一直在往上升个不停。
从未遇到过任何挫折,多么令人感到敬佩。
朱棣都有些感慨。
有些人读书,只用几年时间,就超越了人家一辈子难以逾越的位置。
天才之间的差距就是如此明显。
朱瞻离则是若有所思,历史上没有叫李寒的这个人吧?
看来是因为蝴蝶效应吗?
现在整个未来已经不可视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