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似乎没有啥必要。
“瞻离,你说其余学子应该如何处理?”
朱棣看向自己的孙儿。
仔细在心里想了又想,没想到好的去处。
往些年,那些考取功名的学子,都被一股脑的安排进了翰林院,或是其他闲职。
每年能够取用的学子,也就一百人,有的时候只有九十人。
南方由于人数较多,则是名额稍微多十人。
北方曾经经历了太多战乱,许多士人都不如南方的学子。
“爷爷,这件事很好处理,只要把南北学子互相调到彼此的地方进行任职安排,这样既能看出他们的能力,也能磨砺他们自身。”
朱瞻离轻笑道:“首先是前三甲,他们的安排必然是县令职务,身边必然要派两个学子,这样可以让他们可以安稳处理县城的事情,也能处理突发事迹。”
“大明的官吏,往往是从任职起,就会一直做到告老还乡,在这一点上面会引起许多的不利,官吏们结党营私,抱团取暖难以治理,学子们初到或许会被老臣架空。”
一直听诉的张璘也是脸色微微一变:“皇上,这是否有些不妥?”
可不是这样吗?
往些年来,朝廷不是没有派出过人才,去下县任职县令。
最后的结果是,大多数新县令前面几年都碌碌无为,被压制的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到了后年老县令年老去世,那些个小官吏这才服从新县令的命令,他们没有靠山了,这才让新县令能有所为。
共赢未来!
苦尽甘来的东西永远都是那么让人着迷。
少有初去的县令,可以把老县令在短期里面拿下,从而执掌一县的事情发生。
一百个学子,能有两三个就已经了不起。
“张阁老,这种情况,我也曾经想过,但这不也可以凸显出一个学子的真是才学?”
朱瞻离神秘一笑:“如果有真实才学,就算前面有一座高山,他们这些考取功名的学子,也能轻易将之拔掉。”
“反之,他们要是没有这种能力,朝廷养这样的臣子,又有何用?不是白白浪费朝廷俸禄,这样的学子,经不起时间的磨练,为官一方不求他祸害一方就已经了不起。”
“人人如龙中人凤,或许难以做到,但做一名有能力的官吏,不难!”
普通县里的县令不像南京这边的县令,两者之间有根本的差距。
一个繁华,一个落后。
若能把落后变成富裕,哪怕这个官吏是贪官,也得承认他的非凡能力。
“这,小殿下说的是,但老臣觉得如果是这样任职下去,只怕开了这个先河,那些考取功名的学子心中恐怕会有芥蒂。”
张璘说出了心中担忧。
“这个呀,那些学子若是不愿,难道就没有其他考取功名的学子愿意?”
朱瞻离大笑道:“寒窗苦读数十年,这些学子心中都有自己的骄傲,哪有一人是简单的存在?”
“能从科举制从脱颖而出的人,都是大才,或许还有一些才子一生郁郁不得志,屡次落榜,但这就是他的命,谁也更改不了!”
“不愿之学子,取消其功名,取消此前所有免税待遇!”
“此,还有学子敢反对?”
朱瞻离说的这些,全是针对那些个做官官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