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那边现在也不好过,一堆人都在等着这位钦差大人下达命令。
历代王朝在百姓们遭遇灾荒后,大多选择了蠲免赋税,与民生息。
根据灾情的严重程度,朝廷会酌情采用全面免除赋税、部分免除赋税或是延迟征收等方式,给予百姓们一定的救济。
大明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这些。
中原一地的赈灾粮食问题就出现在了这里。
贪官污吏一直都在发力,谁都没有办法去改变什么。
杨士奇现在感受到深深的恶意,那帮同僚居然还会在救灾粮草上面动手脚,天哪。
这帮人实在是太胆子大了。
如今的天下人都在看笑话。
要是一个不好弄不对,这中原一地的救灾那就真的会成为一个笑话。
杨仲举曾经在胥溪授业讲道,学生众多。
杨士奇从庐陵过来,向杨翥请求也在此任教。杨翥与杨士奇探讨学问。
十分钦佩,于是告诉学堂主人说:“我不配做学生们的老师,还要求我所拜的老师来教他们。”
于是请求辞职。
主人问他所拜之师为何人。
他说是杨士奇。
主人便请杨士奇任教。
杨翥与杨士奇本不熟悉,而且家里贫穷,是出于道义而让出教席。
杨士奇心里铭记杨?之德,后来担任内阁大学士之首,遂推荐杨翥入翰林院,不久拜礼部侍郎,又晋礼部尚书。
如今的杨士奇也成了一代奇才,深受重用,回想起昔日的亦师亦友的教导,他才能走到今日这一天。
如今的大明救灾粮草,已经快要耗费殆尽。
那些个饥民,都已经择不饥食。
如果不是杨士奇及时和朱能赶来,恐怕都要自相残杀。
最不想看到的画面最后还是事实。
自相残杀之间,没有胜利者,全是一帮失败者。
灾民们吃的东西那叫一个香甜,可最后的结果却也是不以为然。
失败的抉择。
在那个年代,许多有学问的人都很难维持生计。
杨士奇的一位好友正是如此情况,杨士奇不忍心看着他生活如此艰难,就把自己的一半学生交给了他。
让杨士奇能够凭借自己的学问安稳生活。但随之而来。
杨士奇自己便少了一半的收入,他和他的母亲则必然面临着生活水平的下降。
当晚,杨士奇在家门口踟蹰着,在心里盘算着措辞。
就在他来回踱步时。
他的母亲推开了房门,他面对着母亲疑惑的表情,最终还是选择了如实交待。
正当他低着头,等待着母亲的责骂时,却感受到了一双手紧紧的将他抱住。
杨士奇抬起了头。
他的母亲拍着他的背,流出了欣慰的泪水。
杨士奇也长出一口气,笑着抱住了自己的母亲,一如在那座土房子里一样。
只是高的那个人变矮了,矮的那个人变高了。
那些往事,全部回忆往昔在脑海深处。
为了大明的事情,杨士奇想要做出一些大功绩。
这些年。
他想要干出一些功绩来。
灾民们干的这些愚蠢之事,让杨士奇恼火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