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的,徐影还给了举人进士们监督当地政权运转的权力——自古皇权不下县,每个县城都有自己的运转逻辑,常有当地游徙啬夫欺压百姓的事,而年轻的文人多半热血难凉,给他们一个打抱不平把事往上捅的机会,也能让当地的各种“村霸”们收敛一些。
徐影那一套操作说起来话就长了,总之,在如今的体系下,进京赶考的举人们还真没有前朝那么富裕,徐影想的让他们赶紧考了赶紧走这个思路是没错的。
“娘娘圣明。”甘尚书最终只能点头,“却不知娘娘是预备亲自主持殿试,还是由太子殿下来主持?”
徐影淡淡道:“太子年纪尚小。”
甘尚书眉目微凝,但终究是没有就此事纠缠,只说:“那臣就下去准备了。”
题目就不用问了,殿试上娘娘会出的。
青年举子们其实也很意外殿试竟然这么快,但也都欣然接受了这个设定,并且忘性极大(非常有眼力见)的非但没有提是徐影一纸政令卡掉了那一人中举全族小康的优待政策,还夸赞起了皇后娘娘懂得怜惜物力。
说起来……这样砍举人进士的待遇,竟然没有影响读书人考科举的热情么?
没有。
因为举人进士的待遇虽然不高,但官员的待遇高啊——新政策是中了进士收益不大,但一旦授官收益就大了呀,即便只是简单的做了知县,待遇就直线上去了。上升通道这种事情,只要你有条路在这里,就从来不怕卷王们躺平。
中了会试的贡士们都热火朝天地准备起了殿试。
但殿试是最不需要准备的——以本朝的科举模式,乡试看的是学识基础,考的是对四书五经的理解,会试是看的行政能力,会考策论,考判案,考政令写作,到了殿试,就是纯纯看缘分了。
当权者喜欢诗书礼乐,让贡士们当场诗词歌赋一下的有,当权者喜欢实干兴邦,让贡士们写一写怎么搞乡村振兴的也有,甚至当权者喜欢炼丹修仙,那就劳驾贡士们琢磨一下华丽丽的青词应该怎么写了。
新科贡士们倒是都有共识,皇后娘娘肯定是偏实干派,光看她的用人导向和最近做的那些事就可以判断了。
至于说皇后娘娘会考什么……
猜什么的都有。
什么她办书院却不让书院的学子考科举,到底什么用意;什么陛下如今下落不明,北戎狼王仓皇败退,娘娘会不会琢磨对北戎用兵于是问军策;什么女主当政如牝鸡司晨,娘娘会不会干脆点让大家论一论男女之分到底是什么……
于是也索性不准备了,把自己打扮得好看点,没准娘娘一个女人,能在看到俊秀少年的时候,给小白脸一个机会。
总之,各显神通。
徐影也不试图去理会这各种各样的心思,径直按照她的想法定的试题——
北戎狼王狼狈归王庭,试问狼王倘若向大魏求和,大魏应是不应。
时政得不能再时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