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昭都笑了:“你觉得呢?”
那个笑不是冷笑,反而很温暖,很欣赏。
姑娘心头便有了底,袅袅婷婷对苏婉昭行了一礼:“奴婢明白了,谢谢苏大人。”
“明白了什么?”让姑娘意外的是,苏婉昭还反问了一句。
不过她也不怕苏婉昭问,开始娓娓道来——
陛下永远是缺人干活的,并且按陛下的脾气,也不会为一己私欲更改先前已经立下的规矩。
比如考上进士之后还得再学一回基层行政能力,并且也没有什么翰林院不翰林院的选项,都得去干县令。
干过一任两任之后,再看效果如何,择优进翰林院。
那苏婉昭出去考科举之后,一样是要去做县令的,即便陛下照顾或者苏婉昭自己在吏部主持的大考里争气,有资格选择长安洛阳一带某地的县令,她也不会再有空在宫里给陛下干活。
可是陛下总是需要一个秘书的,这估计就得从在场的姑娘们产生。
并且,在场姑娘们即便现在觉得太匆忙了暂时没去,但也总是有出宫考科举那一天的,她们的位置,也需要人来补。
那么,皇庄中那些还储备着的大姑娘小媳妇倘若后知后觉的开始学习,那当然也可以顶上这个缺,进宫做上两年宫人甚至是女官,见识上两年的统治机器到底是如何运行的,再出去准备科举和正经做官呀。
说真的,做过天子近臣,即便没机会发展人脉,见识见识大佬的奏章都是怎么写的,顶级的谋略都是怎么玩的,帝国最上层的这帮人是怎么分蛋糕的,对将来的科举也好,做官也好,都是再宝贵不过的财富。
这也应该是陛下作为一个帝王,大多数时候要对臣民一碗水端平的前提下,因女子之前受了太多歧视和委屈,也少了好多教育机会,如今却要和男人同台竞争,才尽可能给出的温柔以待。
这份温柔大概可以持续十几年——当时陛下抄了一干世家的家,即便是三岁的小丫头也是没入掖庭为奴的,到如今自然也是在皇庄跟着祖母母亲嫂子姐姐生活,等到那最小的丫头也能参加科举了,就是十几年的时间。
而有了女帝十几年的支持,女人们再不济,也该在朝堂上拥有了话语权才对,有世家的女子带头参加科举并且拥有官位,民间应该也有富户本着“反正也花不了几个钱”和“一笼鸡不叫一笼鸡叫”的想法,多少给家里的姑娘们一个念书的机会。
那富户们都培养女孩子念书了,总不会还到了年龄就把女孩子嫁出去,由得她在婆家被各种磋磨立规矩生孩子吧?
那男子与女子的婚姻模式,家庭地位,是不是也会有所改变呢?
还有,到女孩子都会被培养读书的时候,陛下也就不再需要弄个女官来给她干活了——自有杀出重围的女性高官为陛下分忧,何必还遮遮掩掩用女官呢?
“陛下高瞻远瞩。”把徐影可能的动作推断到底,那姑娘都发自肺腑地感慨了一声,“我等不及。”
苏婉昭笑了笑,看着这个灵气非凡,但实际年龄估计也就十五六岁的小姑娘,突然……莫名理解了曾经的徐影看自己的心情。
后生可畏。
吾道不孤。
“我近日太忙了,都记不住你们的名字。”苏婉昭才不会说我把你们当工具人使,根本就没费过劲去记你们的姓名呢,坦坦荡荡地问这姑娘,“你叫什么来着?”
姑娘听不出苏婉昭话里的敌意——且即便有敌意,她也没有拒绝的空间,便坦然道:“余梦远。”
苏婉昭明白了。
十个人里面题答得最像样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