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承志以“围两天看看他们的精神状态我再决定要不要打”的打算远远地凝视那个海岛的短暂三五天里,海岛上的居民,也非常的煎熬。
他们其实都不是那么关心粮食——粮食尽够,中原或许对他们会有一些误解,但倭寇谁还不知道谁呀,要么是在东瀛过不下去了的武士,要么是在中原活不下去的贫民,互相之间都不必讲那么多武德,中原既然是一个铁板踢不得,那互相攻伐也不需要做什么心理准备,互相伤害·把已知地点的倭寇的粮食抢了自己备荒就完事了。
主要在想的,还是位置暴露了之后,怎么活下去。
显而易见的,跑路是不可能跑路了,船都被炸沉了跑个鬼。
灭口也是没本事灭口的,看看彼此的战斗力好吗,不要做这么不切实际的妄想。
那么……打一架?
打一架没有意义,即便对方上岸了都没有意义,只要有人能从这片海域或者出去,大魏绝对能派出更恐怖的武装力量来扫了他们这个小岛,没有对峙的空间,这是体量的压制。
剩下的,只有归降了。
想都想得到小岛上那几个当家人的煎熬——这几天,当家人们就是在疯狂开会,如果归降不可避免,那么怎么降就很考验水平。
最佳的方案当然是打一仗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再降,最坏的方案当然是打也不打直接举白旗,前者好歹能给几个当家的挣几个武官的名额,后者可就是在自己的脖子上套了个绳圈还把绳子交给别人了。
吵架能不能达成共识这个其实很难说,但是吵架是真的能表明态度并且看明白对方是个什么意见,一旦事有不可为之处,就会有人动那个要不要求助场外因素的心思。
——深夜,万籁俱寂之时,徐承志都睡熟了还被亲兵摇醒,迷蒙地披了衣服起来,便听士兵汇报,有一支小船,举着白旗亮着灯过来了。
这绝对不是什么偷袭或者诈降,船上一共才两个人还含一个船夫,就算他俩全是什么武林高手也干不过一船的人,何况要是摸黑过来多少还能出其不意一些,隔老远人家就把灯点了那还能是什么意思。
徐承志坐在床上缓了好一会儿,让亲兵去叫任星炜——甭管来人是要干嘛的,好兄弟一起嘛。
任星炜很快也起来了,两人一主一侧地坐定,士兵方才把人引了进来,来人是个瘦削的中年文士,身上是一点武器也没带,对徐承志与任星炜行的礼也是中原模样,徐承志一问此人来历,很好,战乱时节在江南混不下去所以润海上被倭寇当了军师的。
“所以说。”任星炜问,“这一股倭寇,原来是中原人?”
那文士点头,然后赶紧给自己的岛赚同情分,什么大家其实也都是生活所迫逼上梁山的苦汉子,什么虽然劫掠中原但是都没对穷人下手专抢富人,什么本朝之后就再也没有抢过,就是偶尔上岸买各种物资往朝鲜和东瀛倒腾。
说前半截儿的时候,任星炜都当耳旁风——江南人不骗江南人,倭寇有没有劫富济贫的心,逼上梁山之后有没有适当地和一些富户有联系,谁心里没点数啊。
就是在文士说“往东瀛卖中原的货物换取白银再到中原购买物资”的时候,任星炜的小心肝儿,颤了颤。
就连徐承志也动了一点不太美妙的心思,但很快压了下去,轻咳一声之后道:“却不知先生此来,是为何事?”
“投降。”中年文士神色平静地开口,“我等本就是中原遗民,前朝末帝荒淫无道,百姓俱受其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