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又是五年,朝廷下令征兵,相公被乡绅花钱疏通关系,替换了自己儿子的名额。
就这么惨死战场,而她也仅仅拿到一两银子的抚恤钱。
自那之后,她就带着继女相依为命。
好在新的朝廷是为百姓着想的好朝廷。
她这才得以喘息。
尤其是临近她们村子要修建的铁路,更是得到不少赚外快的机会。
她们几个关系好的妇人结伴去铁路旁边卖些甜水吃食。
修铁路的工人待遇好,有工钱还包三餐。
手上有余钱,自然对过来售卖的吃食不排斥,偶尔买杯甜水解解渴,舔舔嘴。
身体累,心里也是甜的。
日子越过越好,笑容也越来越多。
“两位嫂嫂,我这边好了,咱们快走吧。”惠娘
将柜子再次锁上,擦干净了手,从厨房里出来。
\好嘞,走!\两位妇人闻言起身。
惠娘赶忙拿起自己的蓑衣披上,拎着桶,跟她们往院外走去。
路过女儿门外时,惠娘脚步顿了一下,想起屋里的女儿,连忙说:\囡囡,锅里娘热了饼子和菜,一会你记得吃。\说着便加快脚步,追上前面两人。
房内,小姑娘正拿着块湿毛巾在擦拭头上的雨珠。
听到她娘的声音,连忙趴到窗户上:“娘,我知道了,路上小心。”
惠娘回头,挥了挥手,接着转身冒雨前行。
越靠近铁道附近,人越是多,哪怕现在已经傍晚。
很快,三人来到一处遮雨棚,里面都是提着东西过来卖的。
这遮雨棚听说是益州省铁道部特意给他们安的。
省长还来考察过的,说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他们村和隔壁的两个村子,主要种植果苗。
她们白石村是梅子,隔壁的是黄桃和西瓜。
她们村刚帮隔壁收完西瓜,等月底,就是那两个村帮她们收梅子。
而且她听人说,省城报还登了什么招标会,好像就是这几天,会在省城召开。
说是要在她们村子建一座梅子酒场。
还要在隔壁建造一个黄桃罐头厂。
囡囡说,这叫什么招商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