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容蓁的打算很简单──增收。
只要增加大家、尤其是女性的收益,她们能靠自身能力挣钱,少有想掌心向上,问他人要钱的人。
连生活不算困难,依旧想方设法嫁给叶向东的高雪梅都这样做,何况是处于困境中的其他女性?
她们迟早会明白,人生的砝码不能都拴在另一半身上,婚姻没法承载一个人的全部。
国家正处于起步阶段,让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生养死葬等大多数该由制度提供的生存保障在实际生活中缺失,转嫁到婚姻上面,也就是另一个普通人头上。
可另一个人无力承受那么多,于是,婚姻成了与爱情无关的东西,是双方博弈、权衡利弊后的选择。
现有的婚姻制度早在22世纪就已经崩溃,新的制度建立在几代人的挣扎努力之上。
这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叶容蓁无力阻拦,也无心干扰。
她要做的,就是在改革开放之前,以清河大队为试点,发展建立规范化、可复制的产业,让所有想要看见、听见声音的知青清楚方向,继而帮助他们辐射范围内的女性积蓄力量。
包括他们自己。
让那种必然会到来的改变来得更早、更全,也更平缓。
围绕制药形成的产业链可以在小范围实现这点,但是为了更大的目标,为了随时都有两种方法可以比较,还需因地制宜,在清河大队进行另外的尝试。
于是她把目光放在东北遍地都能瞧见的乌拉草上。
下午六点,叶容蓁出了混沌空间,把装了半瓶药水的罐头瓶、一根浸泡过药水又阴干的乌拉草纤维经纺线,和一只编的歪歪扭扭的鞋垫放进挎包,出门“恰好碰见”红英婶子,一块儿往支书家去。
到了地方,她还没张嘴,红英婶子就吆喝起来:“红霞,红霞,你快看看这是啥!”
孙红霞掀开帘子一看,登时笑开了:“合着你是拿着容娃子的东西得瑟来了。”
“嘿!我这是怕你吓到人!”
郑红英白了她一眼,把容蓁拨到身后藏好,捞过鞋垫儿抡到前面扬了扬:“你仔细瞅瞅,看这是啥!”
孙红霞顾念着容蓁是刚来的知青,没笑话这只连七岁娃娃编的都不如的鞋垫儿,“这鞋垫儿编得溜光水滑,还怪细心——”
她扫了一眼。
这一看不打紧,她打眼就发现鞋垫儿上的光泽不是怕刺挠简单打磨的效果,顾不得说话,掰开郑红英的手,轻轻薅出鞋垫儿,仔细摩挲,又凑近闻闻。
不愧是系统评价的编织高手,不愧是特意偶遇的帮手。
这两人根本没给叶容蓁发挥的机会,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乌拉草材质变化的原因和作用,甚至开始争论这个材质现在能不能用来织布。
她抿嘴笑笑,乖巧地站在两人旁边,偶尔应上几句,看她们讨论得差不多了,适时递上那根还未使用的乌拉草纤维经纺线。
青绿色细线在空中飘摇,瞬间吸引两人的注意。
孙红霞心中一动,忙不迭开口:“容娃子,这线也是乌拉草做的?你那边还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