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懋康以前可是南京兵部侍郎,人际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
没多久,还真让他打听到了宋应星。
宋应星是江西人(前面说错了,说成上海县),从小聪慧过人,29岁考中举人,他兄长也考中举人,在奉新可谓是名声大噪,被称为奉新二宋。
但是之后的入士之路可就异常艰辛了。
屡次不中后,也就绝了入士的念想。
哥哥宋应升选任浙江桐乡县令,弟弟宋应星则回江西老家侍奉老母亲。
崇祯八年时,宋应星在江西分宜县任教,
现在崇祯六年,宋应星还没有去教书,所以应该还在江西老家奉新县。
本来毕懋康准备亲自跑一趟的,但是张梵念他年事已高,再说了这位宋应星可是明末最着名的科学家,自己不亲自去,怎么显得自己重视人才呢。
于是,张梵带着二十个亲兵,轻装出行,向着江西而去。
江西不止在后世是重要人才输出省份,在古代也是重要读书人才输出的省份。
山东离江西挨着不远,这个年代可没有环江西富饶圈,江西还是非常富庶的。
半个月后,张梵他们进入江西省,一路都是绿油油的植被,和北方完全不一样。
一路打听奉新的位置,一边往奉新走去。
不过这江西话真的打脑壳,完全听不懂,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普通话,南京话就是这个年代的标准官话。
即便是南京话,张梵也不懂,相比大明官话,山东,河南,河北这些方言和后世普通话接近的语言,张梵反而听的舒服。
等找到宋应星家时,已经又过去了七天。
宋应星这天正在抱着一本书在仔细翻阅,这是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
宋应星之所以能成为明末最全能的科学家,就是因为他包罗万象,什么方面都有涉及。
这时突然一个下人跑进来。
“老爷,外面来了一群人,在庄子外要求见老爷您!”
宋应星今天已经46岁了,而且一直没有出去官场,所以怎么会有军兵来找自己。
于是走出庄子去看看是怎么个情况。
张梵已经下马等在庄子外。
宋应星远远就看到了张梵,虽然一身的便服,但是气度不凡,有股上位者的威严和压迫感。
“不知这位大人找我宋应星有何事?”
虽然张梵穿着便服,但是他身后的二十个汉子却个个全副武装,长枪腰刀盾牌弓弩一样不少。
想必不是普通人,肯定是官家的人,叫声大人,不过分。
张梵也在打量宋应星。
很清瘦,但是非常精神,双眼炯炯有神的,说话也很洪亮,看来平时也没少保养身体。
“宋先生,宁海卫张梵有礼了。”
张梵一个拱手大礼向着宋应星鞠躬下去。
宋应星没见过张梵,但是这个宁海卫张梵他却也听说过,虽然张梵的名号在南方没有在北方那么出名,但是作为举人的宋应星,朝廷邸报他可看过。
“阁下是宁海卫的勇武伯张梵?”
宋应星惊呼道,他不敢相信,面前这个年轻人居然就是鼎鼎大名的勇武伯张梵。
张梵点点头说道:“正是!”
宋应星连忙一个拱手大礼。
“张伯爷里面请。”
宋应星将张梵迎入庄子,并让下人好好招待张梵的亲兵们。
并把张梵请入大堂并奉上茶水。
“不知道伯爷来我庄子有何事?”
宋应星在二人坐下后,好奇的询问道。
张梵喝了口茶水,这才缓缓说道:“宋先生,我想知道先生的开工开物写完没有?”
开工开物是宋应星的着作之一,崇祯十年成书出版,共十八卷,123幅插图,包括农事,手工,机械,兵器,火器,化学,纺织,制盐,医学,榨油,提炼等诸多学科。
虽然天工开物在多年后才出版,但是现在基本已经写完,开始修改阶段了。
“伯爷何处听说的天工开物,这书可还没有人知道啊。”
宋应星很好奇,这书就连自己兄长都不知道,这位勇武伯又从哪里听说的。
“哈哈哈,宋先生这书可是旷世奇书,本伯断定,即便是数百年后,宋先生的开工开物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能赶上的,本伯这次专门为这天工开物而来的。”
张梵的一顿马屁,拍得宋应星都乐上天了,真正的学者最开心的是什么,就是自己的东西被人肯定。
“伯爷说笑了,不知道伯爷想知道书中那一方面的涉及。”
张梵从空间里摸出一台,宁海卫出产的显微镜放在桌子上。
宋应星可没有见过这种高科技,好奇的盯着。
张梵从茶杯里掏出一片茶叶,放在一片玻璃上,又放到显微镜下。
“宋先生试着将双眼对准这两个观察孔。”
宋应星好奇的将双眼凑上去,就看到观察孔里,那巨大而清晰的茶叶。
每一条茎脉,每一个纹路都清清楚楚的展现在宋应星眼里,把这位知识丰富的宋应星也惊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