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他与梁九功躲在假山后,静静地看着那名宫女摘满一篮子花后离开。
回到乾清宫,那名女子的身影浮现他的脑海,夜里未召嫔妃侍寝,想着女子的脸独眠。
第二日傍晚,批完奏章回到寝宫,他还是没有招幸嫔妃的心情。
沐浴完掀开床帐,惊喜的发现历史也显得女子就静静地躺在他的床上。
他想,或许是底下哪个自作聪明的奴才办的好事。
在此之前他或许还有放过她的念头,但是当她躺在他面前,捏着被子瑟瑟发抖的时候,康熙心想,就算女子将来恨他,他也不会放她离开了。
那晚之后,后宫里多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庶妃章佳氏。
章佳氏不是最美的女子,但她身上独特的气质,让她在一众宫妃中也显得出众。
她恬静温柔,她柔弱胆怯,她心境平和。
章佳氏区别于其他宫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她从来不奢求帝王的宠爱,对上位者的赏赐态度平平,对什么都淡淡的,没有特别喜欢的东西,没有特别爱吃的食物。
在她的世界里,或许只有生命值得敬畏。
她善良,从无坏心,她单纯,听不懂旁人话里的讽刺,她胆小,不敢与其他人争执。
后宫里,可容不得她这样善良弱小又美丽的女人。
康熙后来发现,章佳氏自从入了后宫,再也没有像御花园初见那天那样轻松恬静的笑过。
反而在眉宇间挂着轻愁。
淡淡的愁绪缠绕眉间,没有折损她的美丽分毫,这恰到好处的愁思为她增添了一种独特的魅力。
康熙很是稀罕了几年。
先后生下三个孩子,章佳氏她的眉宇间纠缠着的忧愁就愈加浓厚。
渐渐的,康熙也不爱去她那儿留宿了。
他是帝王,富有四海,每日处理朝政已经让他焦头烂额,到了后宫,他只想让自己舒心。
他说得没有错,过分善良又毫无依靠的女子在宫里活不下去。
果真,章佳氏不到三十岁就撒手人寰,留下一子二女三个孩子在宫里。
章佳氏死前,曾派人来请他。
那是康熙唯一一次听她对他说“求”这个字。
那时候的章佳氏已经病得很重,一反常态化着精致的妆容,拖着病弱的身躯挣扎起身,跪地苦苦哀求。
求他多顾念几分她生的三个孩子,他答应了。
只是,他没有做到。
十三阿哥被康熙看得头皮发麻又不敢动,努力向胤禛使眼色,‘皇阿玛怎么回事儿?干嘛一直这样看着我啊。’就像是透过他看什么一样,感觉怪怪的。
胤禛也不知道,微微摇了摇头。
十三心里哀嚎,皇阿玛您有事说事,别看着他发呆啊,他背都挺僵硬了。
又过了半晌,康熙终于回过神来,或许是想起了敏妃,想起曾经答应要照顾三个孩子,却一个都没有伤过心,突如其来的愧疚,让康熙在面对十三阿哥的时候,态度格外温和。
“十三啊,你四哥在册子中对你赞许颇多,朕也认真看了,你确实做得不错,态度很认真,人也提及管之前给诸位皇子封爵,唯独漏了你,你心里可怪朕?”
“儿臣不敢。”十三阿哥低头道,他心中对皇上的怨言只多不少,可他不敢说出来。
叫他说谎,他也说不来,不如沉默。
是不敢,还是不能?
这句话康熙终究没有问出口,胤祥避而不答的模样就是答案了。
康熙换了个话题,迟来的愧疚感让他在刚才做了个决定。
“朕仔细考虑过了,十四比你小都有爵位,你一个人空着实不太好,这样,梁九功,磨墨。 ”
十三阿哥有点懵,扭头看向胤禛,‘求助,皇阿玛事什么意思?’
胤禛摊手,表示他也不知道皇阿玛今日为何态度这么奇怪,但,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皇阿玛既然有给十三封爵的念头,那就让这件事变成现实,胤禛偷偷给十三做了个闭嘴的手势。
千万不能在这个时候打断皇阿玛,他上头的时候就给十三封爵,谁知道被打断后他会不会后悔。
还是要等皇阿玛将玉玺印盖上去才算得上万无一失。
胤禛屏气凝神,眼睛注视着康熙的一举一动。
紧张的心情在看到康熙终于打开御桌上的玉玺盖子时达到顶点。
康熙取出玉玺,沾上红色印泥,抬头看了眼胤祥,“十三,你先起来。”
“哦。”十三这会子还懵着,他也不知道该干什么,皇阿玛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轻轻的一声砰,圣旨完成,胤禛舒了一口气,微笑着看向十三弟。
没想到今日一来还有意外之喜,真为他高兴。
“梁九功,你来念。”康熙将玉玺放好,拿起案桌上的圣旨递给梁九功。
“嗻。”梁九功小心翼翼接过圣旨,走到台前,清了清嗓子,扬声道:“十三皇子胤祥接旨。”
“胤祥接旨。”听到自己的名字,十三阿哥重新跪在地上,作认真请倾听状。
前面拉拉杂杂写的都是对胤祥的赞美,后面写的才是重头戏,是赐予胤祥的奖励。圣旨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封十三阿哥为贝子,还有一些物质奖励。
“……钦此!十三贝子,接旨吧。”
“儿臣叩谢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岁万岁。”
“免礼。”康熙欣慰地笑了,敏妃,你看到了吧,朕没有辜负对你的承诺,胤祥很能干,朕不会埋没他的才华。
十三阿哥愣愣地从梁九功手上接过圣旨,摩挲个不停。
这就是属于他的爵位,他终于也得到了,从今往后,没有人能再拿这个点来嘲笑他是个光头阿哥了。
胤祥低头慢慢的笑了起来,眼里有晶莹的泪光闪烁,他终于也有自己的属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