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盐乃百姓所需,免税更能彰显陛下仁政,但瓷器呢,丝绸呢。
常言道,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后,但长安富商,所积攒的金银远比达官贵族要多。”
李世民感慨道:“若戴胄你这样的赚钱手段,户部也不会亏空。”
“赵牧商人不生产,不参与劳作,反而锦衣玉食,向商人征税,他们会把税赋转向农民,岂不变相增加农民的赋税。”长孙无忌询问。
“呵呵,长孙大人,你外行了,商人赚的是商品的利润,那这些商品从何而来?”赵牧询问。
“自然是农户闲暇时做出来的。”长孙无忌道。
“没错!”
“每年农忙时间有限,闲赋时该怎么办。”赵牧追问:“拿我的产业来说,近来酿酒,制盐,大量闲赋的农户参与,每日我给他们六七文钱,吃的是肉末拌饭与冬瓜汤,没有解决农户的生计问题吗?他们余下的粮食,是不是可以换钱。
另外制盐需要开矿,是不是需要劳役,是不是又消化不少农户,提高了百姓收入?
再说了,大量闲赋的百姓有事可做,是不是减少起义的机会?”
赵牧滔滔不绝的说。“陛下,商业发展,会加快互通有无,南方的大米会来北方,北方的丝绸也会前往南方,这样将促进农业发展。”
嘶!
长孙无忌深呼口气,不知该如何辩驳。
李世民神情微变,每次来赵牧这里,他总能受益匪浅。
赵牧见李世民还犹豫不决,询问道:“陛下知道长安最富庶的一群人是谁吗?”
李世民闻声,面露笑意,自信满满的说:“自然是追随朕征战的勋贵了。”
“陛下错了,是来自西域的胡人,他们的资财皆在万金以上,非但中原普通商人难于望其项背,衣服器玩,家僮侍妾比王侯,就是世代官宦的衣冠子弟,相形之下,也显得寒伧极了。”赵牧直白的说。
“是这样吗?”李世民向旁边姚公公询问。
“禀陛下,是这样!”长孙无忌道。
“陛下,农业是国之根本,商业是经济助推器。”赵牧道:“若大唐有千名,万名,万金商人,何愁国库空虚。我建议,取消体恤商人,取消坊市制度,日中经商制度,哪里市口好,哪里市场吸引力大,只要有钱租房子,就能在哪里开张。
另外,减轻商人税,行税为2%,住税为3%。
国家的财政收入不是靠苛税,靠的是繁荣的工商业带来的量的积累,商业发展会促进手工业,譬如酿酒,制盐,瓷器等等,这些东西通过贸易销售到西域,能赚了更多银子。
第三,闻道有先之后,术业有专攻,相比饱读诗书的才子,互通有无的商人,对经济更熟悉,更敏感,应该允许商人入朝为官。”
嘶!
李世民听到赵牧的阐述思绪有点迷,他以前从来没有这么考虑过,朝廷内,也没有官员提出过。
特别是赵牧提出让商人入朝做官,这简直前所未有。
犹豫片刻,李世民道出自己的疑惑:“商人无利不起早,唯利是图。”
“陛下,正因商人唯利是图,所以,更具开拓精神,更敢冒险,若朝廷军队对商人进行保护,相信商人们开拓的疆土或许比将士还多,他们敢深入西域,远下南洋,定能给朝廷带来源源不断财富与商品。”赵牧侃侃而谈,瞥了眼长孙无忌,决定好好吓唬吓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