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赵牧忙于求雨时,长安也忙碌起来。
唐灭突厥,声威大震。
各邦国陆续派遣使者来长安祝贺。
几日间,长安渐渐热闹。
西部吐蕃国,高昌国,吐谷浑,薛延陀部,北面契丹,奚族,高句丽,南面南诏等,使者陆续抵达。
少数使者提前抵达长安,经历过长安宫变,既目睹长安惨象,也目睹赵牧领黑骑进城血洗长安,颉利首级悬于北门。
很多使臣摄于长安禁军,不敢生死作乱。
部分没有经历长安宫变的使臣,抵达长安,瞧见朱雀大捷残破的建筑,不禁鄙夷,蔑视。
若非长安守备森严,龙武军,神武军巡逻,不良人,梅花内卫暗中警惕,提前戳破好几家阴谋诡计,长安恐怕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
契丹,奚族对神武军奇袭自家部落耿耿于怀,计划趁着祝贺时,私下里刺探情报,了解长安城防,各地内政,得知神武军拱卫长安,摄于神武军军威,纵然怀恨在心,又怕神武军报复。
至于,高昌国,吐谷浑,薛延陀部,眼见唐军诸将数月间灭突厥,颉利死于长安宫变,深知长安卧虎藏龙,也不敢挑衅。
西面崛起的吐蕃,东面陈兵边境的高句丽,却伺机而动,试图借机了解大唐的情况。
尤其是高句丽,自认前隋三征高句丽尚未灭国,自身陷于内乱分崩离析,目前长安刚刚经历宫变,各地旱情蔓延,河北道流民起义,高句丽陈兵边境,他们对大唐虎视眈眈。
使臣前来,颇有几分挑衅的味道。
一去驿站,使者仗着两国来往,不斩来使的特权,群殴驿站官吏。
与四方馆内的使者闭门坐谈,交换情报信息。
大唐兵锋正盛,却内忧外患,而高句丽同样兵强马壮,急于开疆辟土。
使臣盖苏文希望大唐内忧外患时,掌握大唐内的情况,联合契丹,奚族,借机进攻大唐北方。
殴打驿站兵勇一事传出,即刻引起礼部重视,礼部尚书豆卢宽进宫汇报。
李世民听闻此事龙颜大怒。
河北道流民临时起义,导致河北道局势紧张,高句丽借机陈兵边境,已惹得他震怒。
若非刚灭突厥,旱情纠缠,朝堂财力消耗严重,他定然派军北征,打压高句丽的嚣张气焰。
“陛下,各国使臣齐聚长安,此事必须妥善处理。”豆卢宽建议。
高句丽使臣欺门踏户,若不处置高句丽的话,各国使臣肯定把大唐视作外强中干,当做软柿子捏。然而,两国交往不斩来使,又不能公然惩罚。
李世民来回度步,面色凝重。
此事棘手,难有两难之策。
良久,李世民抬头说:“姚公公,把兵部,南衙,北衙将领召集进宫。”
闻声,豆卢宽面色大骇,忙抱拳说:“陛下,当此之际,不宜动兵。”
各邦来贺,小小摩擦,派军兴师动众临时北征,容易落下小肚鸡肠的把柄,不利于大唐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