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祖地,重回燕然山下乃是第一步。
何况,他听说近年来赵牧沉迷于海上扩疆,常常一去一年半载。
今处于暖花开之际,赵牧定然致力于出海,未必在乎北方草场。
大唐朝内,张亮屯兵于东部边境,侯君集领军征战高昌国,大量唐军投放于东部,西域,北疆空虚,恰好给他造成难得的机会。
夷男举杯饮酒,瞥了眼诸将询问:“萧嗣业呢,是否找他的踪迹?”
几年前,萧嗣业率兵倒戈,号召草原各部攻杀薛延陀部,更配合赵牧的黑骑作战,打的薛延陀部措手不及,被迫远走他乡。
他以为萧嗣业早已追随赵牧南下,孰料萧嗣业领兵驻守于燕然山,此战击溃萧嗣业麾下唐军,却没能擒获对方。
夷男内心怒火中烧,欲擒获萧嗣业,将其千刀万剐,泄心头之恨。
诸将面面相觑,最初萧嗣业率兵驻扎于牙帐,战事爆发,他们遭遇萧嗣业部猛烈打击,当夷男率领骑兵杀来,萧嗣业领兵稍作抵抗,莫名其妙放弃牙帐,带兵销声匿迹,不知去向。
他们派出斥候大范围搜查,依然没找到萧嗣业的行踪。
一名将领侧首说:“汗王,萧嗣业狡诈如狐,好似突然人间蒸发,末将怀疑他多半率军逃往定襄城。此贼不足为患,末将建议密切关注唐军,以免北方战况传回长安,李世民派精兵悍将北伐,届时,部落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兴许又要举族西迁。”
“是啊,当务之急该想方设法抵抗唐军。”又有将领劝说。
“哼。”
夷男厉声怒哼:“萧嗣业绝对没有率兵南下。”
呃...
诸将错愕,不懂夷男为何这么肯定。
夷男面孔升起浓浓的得意之色,举杯饮酒,自信满满的说:“你们以为本汗王为何返回吗?”
难道不是因燕然山草场肥沃吗?
诸将面色疑惑,望着夷男不知他葫芦里装着什么药。
“烦请汗王明说。”有将领询问。
夷男面色冷酷,斩钉截铁说:“近年来,大唐国力暴涨,飞来崛起,诸将好战,加之赵牧建议李世民积极脱缰,大唐持续对外扩张,掀起战争,使四方部落人人自危。
目前,大唐灭掉吐谷浑,东突厥,奚族,契丹,派侯君集对高昌国用兵,他日侯君集领兵凯旋,唐军窃取高昌国,在西域站稳脚跟,届时,必然东征高句丽,西征西突厥。
年前,高句丽派使臣长途跋涉前往西域,私下和本汗取得联系,拉拢薛延陀部对抗大唐。
单单高句丽自然不足以让本王动心,幸好西突厥汗王,也支持本王返回燕然山,派兵协助薛延陀部作战,以免大唐崛起速度太快,直接威胁西突厥。
本汗私下和高句丽,西突厥达成共识,三方共同抵抗大唐。
所以,赵牧龟缩于长安还好,若敢率军北伐,必然他有来无回,死无葬身之地。”
“这...”
诸将闻之面色大骇。
西突厥。
他们迁徙去西域,常与西突厥将领来往,但返回燕然山时,没有西突厥军队同行啊。
夷男声称部落与高句丽,西突厥达成协议,返回祖地,西突厥派兵助战,可西突厥精兵悍将何在?
诸将像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把不准夷男的脉搏,猜不透夷男的心思。
纵然选择依赖西突厥,薛延陀部依然处于马前卒的角色,面对骁勇善战的神武军,和好战嗜杀的赵牧,夷男此举过于狂妄自大,简直把薛延陀部往火坑里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