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之,李道宗率先吱声,顺水推舟狡猾的说:“陛下,夔国公为朝廷宿将,潜心协助吴王治理安东四郡,必定是合适人选?”
“刘仁轨熟悉四郡情况,也是不错的人选。”李绩严肃的说。
“微臣以为刘弘基前去稳妥,再派执失思力从旁帮助,必能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魏征迫不得已举荐贤良。
“陛下,百官所言有理。”赵牧回道。
若非要他举荐将领,他内心计划派神武军诸将前去。诸将最为熟悉四郡情况,不过,神武军征战未归,即使归来也需休整,再者和李恪搅和在一起,容易让人觉得他支持李恪,干脆附和百官建议。
“陛下,夔国公协助吴王百利而无一害。”长孙无忌支持岑文本的提议,神色坚定的说:“微臣觉得太子身为储君,也该熟悉军务,陈国公侯君集闲赋,何不让陈国公传授太子兵法韬略呢?”
他心似明镜,岑文本,魏征等诚心诚意为皇帝出谋划策,但既推荐刘弘基,又推荐执失思力,朝廷悍将渐渐与李恪搭上关系,太子再不做出改变,再不拉拢军中将领,恐为时已晚。
侯君集出身于秦王府,乃沙场宿将,皇上心腹,近来来受皇上冷落,但军功,军事造诣皆远胜于刘弘基。
何况侯君集处于消沉之时,突然获得太子提携,必死心塌地效忠于太子。
关键皇上分明有意启用侯君集,百官碍于侯君集过往表现,纷纷闭嘴不提对方,皇上成为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他适时举荐侯君集,恰好和皇上内心所盼不谋而合。
顿时,萧瑀,魏征,赵牧,李绩,李道宗不约而同瞥向长孙无忌,为太子谋划已经达到这等光明正大的地步吗?
不过,长孙无忌举荐侯君集,赵牧,李绩,李道宗皆松口气,不论怎样别拉扯自己。
长孙无忌注意到几人表情,丝毫没有半点诧异,他快速收回目光望向李世民,最终该怎样定夺,绝非赵牧,李绩,李道宗等能决定的,最终靠皇上决定。
龙椅上,李世民龙颜大悦,长孙无忌不愧为秦王出来的,清楚他内心所想,爽快的说:“文本,拟旨传令,即日起侯君集为太子太傅,督导太子兵法,任吏部尚书。刘弘基为安东都护府长史,执失思力为安东都护府司马,辅佐吴王处理四郡事务,吴王凯旋时,同吴王同时赴任。”
“喏。“
岑文本作揖领命。
闻之,长孙无忌面不改色,内心前所未有大喜。
吴王建功回京,即刻远赴安东,彻底避免吴王因功拉拢百官。太子获得侯君集协助,于军中有自己的靠山,储君之位肯定自然更加稳固。
诸事妥当,李世民起身计划离去。
走到屏风处,突然止步朝着赵牧说:“赵牧,道宗,苏定方率军凯旋,即将押回论钦陵,若有空闲去劝劝禄东赞,争取说服父子二人降唐,为朝廷效力。”
吐蕃松赞获得禄东赞支持,十余载内统一吐蕃各部落,成为大唐西面的劲敌,论钦陵率军独当一面,与苏定方打的有来有回,表明对方擅长兵法。
父子二人为朝廷所用,将来征战西域时,朝廷必能如虎添翼。
“喏。”
赵牧,李道宗抱拳领命。
纵然不懂李世民为何安排二人劝降,却皆对劝降禄东赞,论钦陵兴致浓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