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禀告:“陛下,好消息,信使送回书信,赵牧即将班师回朝。”
班师回朝?
李世民嗖的起身,双臂支撑龙案急问:“确定吗?”
“千真万确。”
杜如晦掏出书信呈上去。
李世民飞速走下玉阶,接过书信详细阅览,少顷,他面色涨红,神情亢奋,惊呼说:“好小子,朕到底是低估他了,连灭两国,还是两个帝国。”
“歼灭乌古斯帝国五万精锐?”
“占领拜占庭帝国两郡?”
李世民的表情和杜如晦初见书信时无异,震惊,兴奋,难以置信。
这等战功,即使李绩率兵出征恐怕也达不到啊。
“克明,赵牧信中落款时间为三月初,今四月末,说起来赵牧六月前肯定归来。”
杜如晦点头说:“从信使归来时间推测,情况基本如此。”
“好好好...”
李世民连声叫好,面孔喜色越来越浓。
随之,他内心警惕,狐疑的说:“李恪代表朕去慰问三军,依他性格肯定缠着赵牧求战,他素来和李恪关系不错,若李恪建功,他是否支持李恪夺嫡。
今赵牧征战西域建功,回京肯定名声大噪,朕希望他不要卷进皇族夺嫡之争,不然朝廷恐怕血流成河。”
“陛下,赵牧向来慎独,刻意远离朝廷,不参与皇族之事,这一点陛下完全无需担心。”杜如晦进宫时,也担心过赵牧归来支持李恪,不过,他很快打消这个念头。
书信内,赵牧简单写四域战况,推举物色人选,详细写班师回朝路线,丝毫没有提起李恪。
所以,皇帝担忧纯属多余。
“陛下,赵牧派兵攻陷两国,两地广袤,大唐百姓稀疏,若不再度迁徙百姓,即使霍王和当地世家联姻,也恐难长久维系。迁徙,派兵之事,务必提上日程。
另外,赵牧向陛下举荐的将领,全是忠诚可靠之人,绝对值得信赖。”
迁徙百姓?
派兵驻扎?
李世民私下和房玄龄,杜如晦多次商议,制定出详细的迁徙方案,计划几年内陆续迁徙五百万人。
计划不如变化快。
西征目标为夺取萨珊,所以计划是建立在单纯打下萨珊的基础上,不料赵牧夺取萨珊,攻陷可萨,连拜占庭帝国北部也归大唐。
计划不如变化快。
五百万。
肯定远远不够。
必须推到以前的方案,重新花费时间规划。
甚至于未来几年朝廷政务重点之一,即连续向四域迁徙百姓,最少达到千万级规模。
“唉,这混小子,不让人省心。”
李世民叹口气,面孔笑意盎然:“他在长安给朕找麻烦,不在长安也要想方设法给朕找麻烦,克明,看来接下来一段时间你我又该忙起来了。”
“这种情况,再忙也是值得的,既能巩固疆域,也能缓解内忧,百利而无一害。”
“没错。”
李世民回到龙案旁,端起茶杯轻吮,整个人心情愉悦。
以前百官不支持西征,担心劳师动众,白白浪费钱粮,赵牧道出域外扩疆,迁徙百姓,能减缓朝廷内忧,减轻各地土地之争,他以为赵牧随口说说,但后来的变化证明赵牧所言非虚。
他刚刚继位时,或者说贞观十年以前,各道偶尔因民不聊生爆发起义,这几年许多百姓出海掘金,或者迁徙到关外,域外。河东道,河南道,河北道,江南西道等地各类起义渐渐减少,特别是河北道情况大大好转。
说起来,他早盼望赵牧早点凯旋,恰好借着赵牧骂人不带脏字战百官,把皇帝不能说的话统统发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