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举意味着什么,李世民清楚,房玄龄,岑文本,长孙无忌更清楚。
莫非赵牧计划公开支持越王吗?
赵牧态度谦逊,轻声说:“陛下,越王高才,擅长骑射,爱好文史,或许能称为栋梁之材。我希望回京后收对方为关门弟子,指导他兵法韬略,治国之道。”
李世民依然狐疑,追问道:“你确定?”
他不清楚赵牧是临时起意,或是蓄谋已久,总之,赵牧收越王为关门弟子影响力太大,搞不好容易让朝臣以为赵牧支持越王夺嫡呢。何况,越王本来的确优秀,赵牧指导越王,他也不得不高看两眼。
关键...关键赵牧计划教导对方治国之道。
治什么国?
大唐?
还是域外?
赵牧言语含糊其辞,很容易让人误会。
赵牧轻轻点头说:“君子一言快马一鞭,若必须允许,越王,纪王,均可前来我府上学习。”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他必须为自己考虑,以免李佑将来起义,或许再度牵连李承乾呢,另外,收越王为弟子也能打击李治的气势。即使将来李治继承皇位,他们没有任何冲突,勉强也能和睦相处。
李世民瞪了眼赵牧,面色严肃的说:“此事,你欠缺考虑。”
这事儿太突然了,他毫无思想准备。
赵牧提出收越王为关门弟子,已经能造成非常严重冲击,拔高越王在诸皇子内的地位,若他毫不犹豫答案,百官肯定萌生各类不该有的想法,嫡子争夺储君,兴许变成诸皇子争夺储君,必然让朝堂内风起云涌,不得安分。
闻声,赵牧没有强求。
他已经向李世民提起,将来再度提起相信对方会斟酌。
这时,李世民反而重视起赵牧刚刚说起的话,询问说:“你说朕包庇齐王,恐惹来更大的祸端,到底怎么回事儿,说清楚?”
“陛下,天机不可泄露。”
赵牧故作神秘,拒绝回答李世民的问题。
他总不能告诉对方,将来李佑起兵谋反,一来李世民肯定不相信,造成自己诬陷皇子的恶名,二来泰山封禅已经展示的过多了,不能再泄露天机,免得让李世民觉得自己操控大唐走向和朝政。
“哼。”
李世民愤愤不平瞪了眼赵牧,意味深长的说:“你以为朕不懂吗?”
知子莫若父。
此前李佑的表现,和赵牧对权万纪的惋惜,足以说明许多问题。
不过,事情没有彻底爆发出来之前,他希望李佑能理解自己良苦用心,最好早早打消不该有的想法。或者,等李佑处理完齐州之事,该把对方调回长安,留在自己眼皮底下,即使李佑身旁有佞臣怂恿,想来也不会发生什么大事。
何况,李佑该清楚德不配位必遭横祸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