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兰低声道,“娘,我现在帮人做衣服挣钱,需要买一台缝纫机回来。”
周红英也知道这段时间李爱兰帮人做衣服,因为这事直接连工都不上。
她在背后没少骂这个儿媳妇。
不下地,还不是想懒着呗?
在家里做衣服,肯定比出去舒服。
出去干活儿挣工分,得经受风吹日晒的,哪能比得上在家里?
如果有条件的话,谁愿意想出去,躺在家里多舒服是不?
“你这给人做衣服,能挣到多少钱?投入这么大,以后能收回本钱么?”
周红英又问了起来。
除了不敢招惹宋安安,她对其他的几个儿媳妇可都是端着婆婆的态度的。
李爱兰只含糊的应付几句,“娘,应该比出去上工干活儿稍微强一点,本钱能挣回来,可能就是回本比较慢。”
周红英哼了一声,“你最后别亏了就好。年纪轻轻的,就不想着辛苦,净知道享受咋行。”
听到婆婆的责骂,李爱兰也不放在心上。
婆婆既然想说就让她说去吧。
说她几句她又不会掉块肉,可是日子是自己过得。
有了缝纫机以后,他们的三房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
自打李爱兰买了缝纫机回来后,做衣服的速度确实快了很多。
对于未来的生活,三房也有了更多的盼头。
这不知不觉的就到了五月底。
宋安安的家的房子地基已经打好了,开始砌墙。
估计再过个半个月,房子就能完全盖好。
与此同时,新一批知青下乡开始了。
听到村子里又要来新一批知青后,大队不少人都在暗暗叹气,觉得上面又要给他们送麻烦过来。
那些知青一个个都不能干,送来了能干啥?
啥都干不了不说,还得供着他们吃喝,光是想想就头疼。
这次是王会计当上代理的大队长,所以知青的事情是王会计负责的。
王会计连连摇头,不想去县城接人去。
可是上面的意思,不接受这些知青不行啊。
没办法,王会计只好派了队里的两个年轻人过去接新下乡的知青。
宋安安掐指算了算。
这时间,男女主角应该快要下乡了吧?
哎呦,到时候大队可有热闹看了。
宋安安暗戳戳的搓了搓手,想知道这原主里的男女主到底长啥样的。
就这样,等了一天,宋安安就看到新一批下乡的知青过来了。
宋安安和花婶子一起。
花婶子看到了新来的知青,开始评头论足的。
“哎呦,这一来还来了三个的女知青呢?啧啧啧,瞧瞧他们这娇滴滴的样儿,能干啥?这知青是一批不如一批了。”
宋安安的视线也先落在了这几个女知青上面。
两个女知青扎着麻花辫,一个剪了短发学生头。
这三个女知青里,有一个很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