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直切不可妄自菲薄。”
庞统也在一边说道:
“是极,元直乃半道出家,此前仗剑行侠,令人佩服,后才弃武从文,有这番才学,天资实属难得。”
若是旁人听到三人言语,定会觉得这三人狂傲无比,谈笑间竟把公卿之位说的如此轻松。
可他们身上的气度,又莫名让人觉得理应如此。
司马徽看着师兄弟三人和睦的模样,双眼满含笑意。
等到三人出师之时,说不定能在大汉朝堂中留下一门三公卿的美名。
“吾徒尽皆俊才也。”
......
颍川郡治所阳翟。
青山绿水,土地肥沃。
这地方相较大汉各处显得繁华热闹不少。
一间间房屋坐落于城中,其中最多的为买卖各式文具之所。
街道上往来之人,虽是街井小民,却也是谦恭有礼,一派斯文。
几个穿着儒衫的读书人结伴而行,手中拿着刚买来的毛笔,看向青山中一座古色古香的书院时,眼神无比向往。
口中讨论道:
“不知何时才能进颍川书院中学习。”
“书院中收录的学生无一不是饱学之士,以我们的能耐,难啊。”
“今年的入学试,无论说什么我也要再试一试!”
低矮的围墙由石灰刷得雪白,一扇显然年深日久的木门大开,正门的上方挂着一块黑漆红字木匾。
上面书写四个大字:颍川书院。
落款:水镜先生。
字体遒劲有力,红与黑相映,红如鲜血,黑如夜空。
走进大门,踏过青石板路,正对着是一间大屋,屋宇方正,青砖砌就。
上有雕花瓦当,屋子中央是一个大大的香案。
朱色大门洞开,回廊辗转曲折,以大殿为中心,组成一个错落有致、相得益彰的庞大建筑群。
书院共有殿宇书堂三百六十余间,其中包括藏书阁、教塾,剑场,靶场等。
大殿是用于学生拜谒孔子的殿堂,门上方两块匾额写有“学达性天”、“万世师表”的字样。
香案后悬着孔夫子的画像,黄铜香炉中插着几枝香,香烟缓缓上升,又袅袅散开。
穿过旁门,就是书院士子们读书的地方,案桌上摆着的是满满的书卷,让外面的读书人看的直流口水。
现在家中有一卷书,那是足以传世的!
蒲团分散四周,造型精美的古琴摆放一旁,拨弄琴弦,音色圆润。
书院傍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之中,许是圣贤诗书的浸染,殿阁也沾染了清幽风雅的韵致。
这原本是颍川豪门荀氏的一座别庄。
由颍川陈氏、颍川韩氏、颍阴荀氏、长社钟氏、鄢陵庾氏等望族合力打造,供给世家、寒门士子私塾之用。
一个拿着酒壶的青年半倚在楼阁的围栏上,衣裳凌乱。
琥珀色的酒水从壶口倾倒入口,不过一会,半壶酒就被他喝完了。
青年用衣袖随手一擦,盯着酒壶,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嘴唇,说道:“真是好酒,就是有点太少了。”
随手把酒壶一扔,竟靠在柱子上呼呼大睡起来,丝毫不顾及周围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