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的一声,范科长点了一支华子。
“这次,我们给龙潭村,量身定制了一套脱贫方案,那就是种柴胡,山大地多吗?把柴胡种子播下去,一不需要多少技术,二不需要过多的管理,三不需要农药化肥,多好的懒人致富项目?全村整个两千亩,就保守的按照亩产200公斤,市价60元计算,一亩就一万二了,这首批种子我们工作组包了,全部免费提供,秋冬成熟的柴胡种子落到地里,来年种子就不用再投了,怎么不能致富呢?我看这关键还是一个懒字。”
范科长的长篇大论,终于告一段落了。
肖遥早就听的神游天外了,这范科长叨叨半天,怕是还不知道村里的情况吧?
还种柴胡,没睡醒了了吧?
现在村里那一块地,不比种柴胡强十倍?
“哎!我说李支书、颜村长,你们倒是表个态呀!这村里到底是什么态度?”
范科长自己说了半天,村里却没一人符合他。
这让他很有点恼火。
尼玛劳资出钱来扶贫,到哪儿不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临走还跑山鸡、大羊腿、老腊肉还有山货的一大堆。
你们龙潭村倒好,啥都没有不说,还对工作组不温不火的,这啥态度。
“额,我说范科长,你的这个方案,我看要流产了,村里现在根本就没地种柴胡,你没见都建大棚了吗?蔬菜都没地方发展了。”
“啥?没地儿种柴胡,都种菜了,种菜能挣几个钱?要种也要种高附加值的品种吗?这个账都算不过来,难怪村里贫困不堪,我看这是应该解放思想的问题了。”
范科长有些激动了,声音提高了一个分贝。
“明说吧,范科长,村里的地大部分都租给龙潭农业了,年租金1200元一亩,村民任然在自己的地里做事,月收五千左右,全面地租工资合计六万多,你说还有谁会傻到去种柴胡吧?就算你拿着刀加到他们的脖子上,他们也不会同意的。”
“开国际玩笑吧!肖总,龙潭村可是贫困村,还月收五千左右,我怀疑你那计量单位是分吧!”
“范科长,身为村长,我跟负责的说,肖总所言不假,甚至还很谦虚,他这说的还是龙潭村去年的状况,今年龙潭农业又增资了,农民日收近200元了,村里除了五六户拒绝租地的以外,其它村民都没地种了,都加入了龙潭农业这个大家庭。”
有了肖遥的挑头,颜如玉也一鼓作气的说出了村里的现状。
“是啊,领导,这村里和往年不同了,你要说去年这时候吗?跟你说的还差不多,可这自从有了你龙潭农村,这变化可就真是太大了,你没看别墅都已经建了几十栋了。”
村支书李厚平磕了磕旱烟袋,在烟雾缭绕中娓娓道来,似乎在讲述一个神话故事。
“什么?李支书你说的是真的?不行,我们得去现场看看,小王,走,开上车,我们到村里去四处看看,走访一下,颜村长,你把村里最穷的几户的名单给我们吧!”
“最穷的?我们村最穷的是谁?”
颜如玉有些懵逼。
最穷的哪几家这大半年都翻身了,苟泽中兄弟、巧云嫂、张小丽、王奶奶这些往年最穷的人,现在那个不是腰缠万贯?
对了,现在村里最穷的人换主了,那李老歪、张成菊、代寡妇这些往年的滋润户,现在倒成了最穷的人家,这些人可都是村长身边的红人。
他们成了贫困户。
贫困?这没道理呀!